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3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1-06

曾雪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生态宜居化建设建议的提案》(第131号)收悉。经与区财政局、区交通局、区城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农村生态宜居化建设。目前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3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76%。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取得阶段成效。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模式。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在6个街镇施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服务外包,建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点104个,乡镇垃圾转运站15座,完善街镇垃圾收集箱体等相关设施,日设计转运能力达313吨。全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于2018年底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按照重庆市“千村示范”工作要求,有序推进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二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结合、建设和管理并重原则,以人口较集中的公共区域和“五沿”区域为重点,按照1个行政村1座无害化公厕的目标,规划建设行政村卫生公厕,加强规范化管理维护。开展全区无害化卫生厕所现状调查,协调落实改厕项目经费968万元,完成4854户卫生厕所改造。

三是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和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投资约1200万对金刀峡镇污水处理厂、静观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改,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建成12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日均总处理能力达1.93万立方米;加强镇级场镇缺失污水管网建设,2018年建设澄江等镇级缺失污水管网约7.8公里。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区共有各级河长293名,累计开展巡河14423次,联合社会力量采取定期巡河、水质监测等方式共同解决河道顽疾。

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实施村庄通畅、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六项工程”。2018年以来,新建普通干线公路86公里、村民小组通达路73公里、村民小组通畅路237公里;完成金刀峡镇胜天湖村、澄江镇上马台村、柳荫镇西河村、静观镇中华村4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建设;新增恢复农村绿化面积139.5公顷,创建绿色示范村庄3个;争取市级资金300万元,强力推进皮家山煤矿-皮家山河沟硫铁矿矸石山复垦项目;有序推进金刀峡镇2018年度市级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以及澄江镇北泉村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项目;安装公共照明设施2000盏;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222户。

五是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完成7家养殖场共2060头生猪当量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1000头生猪当量的治理任务。大力推广可降解农膜以及旧农膜保存、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利用等技术,有效提高农膜回收利用率。

六是扎实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在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发动,实现101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全区各涉农街镇累计开展集中清理行动805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014吨,清理塘沟265.9公里,涉及户数3.5万户,受益群众达14.37万人,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环境进一步美化。制定《北碚区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评分办法》,基本建成“月督导,月通报”工作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保障。拓宽资金收入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整合区财政局、区交通局、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林业局、区城管局等各级各类资金,计划2019年投入4.73亿元,将资金细分到各涉农街镇、各重点任务、各工程项目,以街镇为主体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具体工作。

(二)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容村貌。持续做好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工作,特别是加快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等贫困偏远地区对外连接通道建设,推动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同时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2019年新建通组公路194公里以上,建设1—3米宽入户道路30公里,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10公顷以上,安装2000盏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4户,旧房整治提升3000户。

(三)引领重点项目,紧握工作主线。持续落实好2019年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项目,2019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700户,建成10座农村无害化公厕,建设镇级污水管网10公里,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千村示范行动”,建成5个分类示范村。进一步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完成1000头生猪当量粪污治理任务,继续实施国土绿化提升新造林工程,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10公顷。

(四)健全配套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加强村规划编制引领,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健全“月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宜居环境提升、运营管护水平提升、监督服务能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提升“五个提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共建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开展“三定三勤三看四个一”生活习惯推广,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畜禽乱撒乱跑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引导村民增强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各镇街在下辖村、社积极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农村居民群众主动发挥作用,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态宜居化建设,切实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

此复函已经尹琼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5月13日

联系电话:68210830

联 系 人:范玉杰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