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30,重庆市北碚区蔡家街道两江民居社区一内,杨某正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脑屏幕。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起来,她打开门,眼前站着一个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出示了易反诈志愿者证件,“我叫赵华(化名),是一名易反诈志愿者。公安分局发现你疑似正与诈骗分子网络聊天,近期,你是否添加了一个陌生人,对方给你发送了一个网络链接,带你进行投资理财,比如炒股?这个链接是诈骗链接,请不要相信。”
杨某登录的网址正是一个境外非法网址,网站界面全仿真国内某券商证券操盘界面,股票价格实时同步更新。诈骗分子就是冒名打着该证券公司旗号在网上实施诈骗。
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像杨某这样遭遇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的受害者还有很多。
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探长李俊霖表示,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的网站和APP模拟真实网站、APP界面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且数据同步,受害者初期小额试手都能小有盈利。同时,诈骗团伙组织精细、分工明确,聊天、接电话、网站客服很成体系。很多微信聊天群里看着有几百人,其实都是诈骗团伙的人,一人分饰几十个人跟受害者聊天,且聊天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受害者极易上当。受害者一旦向诈骗账号转入资金,钱再也回不来了。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的头号“毒瘤”,作案手段狡诈、作案渠道多样、重复被骗突出。以北碚为例,全区日均反诈预警量已达到110接警量的2.5倍,警力资源严重不足。
反诈任务重、群众发动难、跨部门协同不通畅、大数据应用不足,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反诈难题。
区公安分局集合多种途径,逐步摸索形成了“一站智联反诈”新机制,反诈预警平台、反诈呼叫中心、易反诈小程序应用、易反诈志愿者等越来越多的反诈手段被应用到反诈工作中,形成了一张密织的全民反诈网络,有效破解了反诈难题。
李俊霖介绍,反诈预警平台收到预警,反诈呼叫中心座席就会给受骗人打电话,再通过易反诈小程序给易反诈志愿者发布任务,志愿者就会上门劝阻。
区公安分局“一站智联反诈”新机制运行以来,易反诈志愿者总量已超过1000人,上门劝阻案例超过2000余件,损失上升幅度远小于主城、全市平均水平,更好地履行了人民卫士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