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
刘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区交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北碚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为缓解区内日渐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我委于2016年组织市政、房管、规划、交巡警、园区管委会、镇街对全区停车场的设置情况和汽车保有量进行了普查,同时正全力实施解决交通拥堵三年行动计划和交通三年会战,力争破解对外交通瓶颈,基本建成网络健全、通行便捷、组织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一、北碚停车位和交通现状
据2016年调查数据,全区现有停车位共计84010个(配建停车位79434个,公共停车场车位3630个,路内停车位946个)。汽车保有量(不包括摩托车和拖挂车)约为81000辆,且以年均12%左右的速度递增(每月新增约900辆),停车位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存在新城区停车位闲置,老城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据交通大数据分析,2018年3月北碚区早晚高峰平均车速28公里,相对于主城区早晚高峰期平均22公里畅通,但北碚隧道拥堵严重,对外交通瓶颈是当前的突出问题。
二、加快路网结构体系建设
着力加大道路供给力度,重点提升路网的结构性、连通性。以过江桥梁、穿山隧道、快速路建设为重点,拓展“南下东进”战略通道,大力推进歇马隧道、蔡家大桥、水土大桥、快速路一纵线北碚段、快速路二横线西段、歇马隧道东西干道、渝武高速拓宽改造蔡家段等对外通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三横三纵”骨架路网,到2020年基本解决对外交通瓶颈问题;分类、分步推进城区路网建设,充分结合城市开发进程,主动协调对接,加快推进两江水土园区、市城投集团、市地产集团储备地范围内的路网建设,稳步推进其他园区内部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疏通梗阻路,加密次之路网,畅通区域“微循环”,到2020年,力争新建成城市道路100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公路建设,到2020年,完成G351东阳至合川、三圣至渝北、东阳村至胜利村,S108静观至金刀峡、金刀峡至小塘村、小塘村至莲花堡,G244澄江至璧山, S107歇马至璧山、歇马至沙坪坝以及东阳连接线、歇蒲路、柳三路等170公里干线公路改造,实施通村民小组通达道路182公里,通畅道路493公里,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90%。
三、着力缓解停车难
按照“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总体发展思路,严格执行配建标准,大力发展专业公共停车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停车需求和停车场专项规划,科学建设一批立体停车楼(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地上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既有居住小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停车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共停车场。启动“智慧停车”建设,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加快推进轨道“P+R”换乘枢纽建设,结合轨道站点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停车换乘枢纽,鼓励市民换乘轨道交通进出城区,减少进入城区机动车数量,缓解拥堵节点交通压力。到2020年,新建成公共停车场10个,新增公共停车位约2400个。
四、着力完善步行系统
加强步行系统与公交枢纽、学校、轨道站点、商业设施、公园等衔接,改造人行道,完善指示系统,提升步行舒适性,新建人行过街设施,提升步行安全性,因地制宜打造山地特色步行廊道,倡导绿色健康出行,为市民游憩提供便捷场所,提升步行分担率。到2020年,新建成人行过街设施7座,人行步道5条。
此复函已经王森林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