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区人大第十八届三次会议1号议案的复函
日期:2019-06-17

                                  B  


 

      

  

 

 

 

北碚发改﹝2019﹞128号

 

 

重庆市北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区人大第十八届三次会议1号议案的复函

 

胡光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础设施、公益性设施建设审批机制改革的议案》收悉。围绕您提出的建议,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区政务服务办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涉农项目“放管服”改革

为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效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服务效能,逐步形成决策民主、建设规范、投入高效、运行安全的建设管理机制,实现点多面广量大涉农项目建设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振兴,根据市级文件精神,

我委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点多面广量大涉农项目“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点多面广涉农项目,明确了简政放权的具体任务,并以区政府办文件下发各单位推进实施。

二、精简优化涉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对于企业投资项目,进一步落实企业(含农业产业化企业、

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下同)投资自主权,企业投资项目(包括企业使用自筹资金的项目,以及使用自筹资金并申请政府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项目等)除按国家和我市规定必须实行审批或核准管理的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对于政府补助企业投资的项目,只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按照“一审多用”的原则采取并联审批模式,基本建设项目由投资主管部门、非基本建设项目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一次编制一次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在法定前置要件齐备后,原则上在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不含委托中介机构评审时间)。

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作为项目前置条件的审批手续,放在审批后、开工前完成。对于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作为项目前置条件的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事前审查,对本部门实施的多个审批事项进行简化合并,实行一次告知一次审批并承诺审批时限。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依托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准入标准和项目审批等信息互通机制,统一信息标准,推动项目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实现“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使用、即调即用”。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审批服务系统融合,实现网上预约、在线办理。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和评估审批服务办件情况,针对性改进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四、分类优化建设方式

对属于政府国有机构(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政

府投资平台等)投资建设的非经营性项目,鼓励街镇和项目业主通过“建设管理代理制”选择代建单位组织项目实施建设,全过程负责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项目质量,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服务实体,承接投资规模小,技术难度低的项目建设管理,以及提供项目后期管护等农业生产服务工作。对属于政府投资补助企业的项目,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由项目业主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资金申请报告组织实施。

五、优化招标投标管理

对总投资在 400 万元以下、不属于必须招标范围或未达到

必须招标标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不强制实行招投标,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可在区工程建设项目备选承包商库随机进行抽选,政府补助投资按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进度拨款等方式加强管理。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在 2 个工作日内完成招标文件备案手续。区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在法律规定的管理环节外以招标文件会审、招标报建等形式延长备案时间和增加招标人义务、成本等。

六、创新投融资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利用 PPP、

股权化改革、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国家政策明确由村民自主实施的项目,由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街镇要加强指导、监督和服务。对建设内容趋同的政府投资补助企业项目,鼓励加强整合,统一政府投资补助标准、补助方式、验收标准等,赋予企业投资主体同等地位。

七、完善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三级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加快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审批事项下沉,实现“就近办”。 二是构建网上服务体系。我区已依托市网上审批平台开发了连通区镇村的“北碚区三级服务网”,在部分综合窗口、街镇试用后全面推开。推广使用三级服务网和配套的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一窗综合受理云平台等功能应用,有助于打破了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服务端口前移、下移,达到审批服务减环节、减时间和高效便民目标。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对街镇项目管理人员、实施人员按项目争资立项、手续办理、施工三个阶段进行系统性培训,先培训再实施,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八、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会议上,研究涉农项审批、投融资等制约项目建设和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有关工作措施。改变过去由村-街镇-部门逐级“串联审批”模式,对议定事项或下达计划的项目实行“部门牵头、联审会审、限时办结”。统筹兼顾,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区涉农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此复函已经李成银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21日

 

    联 系 人:蒋航

    联系电话:68861541

    邮政编码:400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