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司法局关于区人大十九届一次会议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4-24

吕双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基层群众法治建设治理工作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专题组织研究讨论,现答复如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北碚区司法局认真履行普法宣传统筹、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人民调解指导等职能职责,引导司法所人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有效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实践,同时加强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合作,共同指导各镇街、村社切实做好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律素养。

一、督促各单位多形式开展法律进基层活动。区司法局作为全区普法统筹指导单位,积极推送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法治宣传资料。在宪法宣传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节点,印发宣传海报分送到全区各街镇。要求各镇街健全完善村(居)民普法教育机制,全区各村(社区)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群众学法活动,及时更新法治宣传栏。各镇街和区级相关普法责任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深入基层多形式开展全民反诈骗、民法典等普法宣传。

二、向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鼓励各村居法律顾问加入村社创建的村(居)民微信群,积极推送普法小知识、典型案例或者普法文章链接供群众宣传学习。此外,今年全面推广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平台小程序,共计发放12000份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手册,群众可通过该小程序“一对一”向村居法律顾问寻求法律帮助。重庆学苑(北碚)律师事务所与静观镇素心村通过党建结对共建的形式,积极参与村级基层治理工作。强化司法所普法宣传和调解工作的指导力度,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积极参与“讲法律”等基层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

三、支持基层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我区在建成北碚缙云法治文化公园的基础上,2021年指导澄江镇运河村建成“青清运河 法润人心”法治文化阵地,同时指导歇马街道在缙云新居建成三治广场,并积极推动复兴街道万家法律驿站建设。今年我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工作,全力支持静观镇素心村打造素心民法典学习馆,该馆占地面积90平方米,建成后将为基层群众搭建有效的学法普法平台。

四、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今年我区将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由各镇街遴选一批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参与当地法治建设。同时,区司法局将协同区农业农村委参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以示范典型的力量推动基层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五、持续强化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指导。指导各街镇、村(社区)调委会调整充实调委会成员,将网格员、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派出法庭、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以及乡贤吸纳为人民调解员,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指导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能力。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设立北碚区诉讼调解对接中心,协调人民调解组织参与区法院诉前委派案件调解,深化诉调对接。区司法局和区公安分局在符合条件的11个派出所设置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聘法律服务工作者、退休的村社干部等专职开展调解工作,壮大警调对接,同时按照我区访调对接工作方案,相关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信访事件的调解,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民间纠纷的前端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上交。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继续发挥普法统筹协调、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指导等职能职责,督促有关普法责任单位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引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大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并引导其通过非诉讼纠纷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重庆市北碚区司法局

2022422

联 系 人:王平

联系电话:68218208

邮政编码:400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