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人大十八届四次会议第172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1-05

汪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碚正码头广场维护和管理的建议》(第172号)收悉。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碚正码头广场维护和管理的建议,为我们提高正码头广场维护和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经与朝阳街道、区文化旅游委、缙云人文科技城管委会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正码头广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建议

目前,正码头广场及滨江公园还未移交城管局管理,市政设施和绿化仍处于施工质保期,管护标准和水平仍有一些欠缺,导致路灯、健身器材、园林绿地等被人为破坏,自行车小事故时有发生,宠物汇集于广场草坪嬉戏惊扰游客,公共厕所使用不善和公共空间维护和管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管护水平,彰显旧城改造成果和风貌,切实提升景观品质,区领导专门组织区城管局、区财政局、区缙云人文科技城管委会等部门,召开施工质保期未到期进行移交的专项工作会,并形成一事一议的解决办法。现我局已与区新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查勘现场,完成问题整改清单,进行经费核算,待经费核定完成就可移交。接管后,正码头广场及滨江公园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将纳入区北碚公园管理处统一管理,按照公园管理一级标准进行管护,届时将充实执法队伍,每日安排安保人员进行巡逻,确保公园安稳有序;加强市政园林设施管护,对公园绿地、行道树进行定期修剪、除病虫等;进一步强化公园内的保洁卫生,做好每日晨前普扫和白天保洁工作;在大型节假日摆放鲜花,打造绿化景观;在公园内设置多种功能的标识牌,向居民和游客标示法规或规章的明示、警告、限制或禁止旅客的活动等。力争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街净、巷洁、灯明、景靓、江清、城美的目标。

为解决正码头广场和滨江公园片区存在的城市管护问题, 保护旧城改造成果和风貌,结合人大政协提案的意见和建议,在滨江公园片区正式移交前,区城管局的城管执法和环卫工作已提前介入正码头广场及滨江公园的日常执法和环卫保洁工作。正码头广场及滨江公园的公厕也已纳入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将以“人性化、洁净化、便利化、实用化”入厕服务需求为基点,拓展公厕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公众如厕体验和城市公共服务品质,现已完成方案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二、关于持续开展旧城综合治理的建议

一是立足于正码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的商业空间以及集中的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条件,积极争取将全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试点在正码头广场及周边区域落地。通过融合夜读、夜游、夜市、夜景、夜秀等多种业态,力争把正码头片区建成文化特色突出、业态丰富、引领新消费、富有活力、效益良好的多元多层多彩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二是大力提升文旅业态,扶持莫氏七度建设“璃舍”北碚玻璃历史陈列馆+24 小时自助图书室,打造高颜值、有魅力的文化新名片。积极引入企业,恢复“玉大茶庄”经营。三是依托全域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将正码头广场、卢作孚纪念馆、西部科学院旧址、朝阳文创大道、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滨江休闲带上的“散点”进行整合,串点成线,打造高品质的精品文旅线路,为旧城城市综合治理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关于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的建议

一是创新推进“智慧监督+双长制”常态管理模式,组建“双街长、双路长”,拟邀请50市民为城管监督员,把城管局、各街道、社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的力量整合起来。二是开发建设“智慧城管监督”APP平台,对商户“换位思考多一点、体谅困难多一点、政策宣传多一点、帮助服务多一点”,以实际行动赢得商户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目前区城管局将全区1万四千余户已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的商家、企业有关信息全部录入,按标准进行管理,管控合力明显增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明显提升。三是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宣传,通过“3.19”城市管理日、“学雷锋日”、志愿者活动等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解决群众矛盾。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正码头广场维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和完善人行步道、车行道、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化管理和建设,加强对正码头广场和街区街道执法队伍的执法业务指导工作,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对沿街门店乱堆放,骑门摊,占道洗车,游摊,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进行严厉查处等,使正码头广场和街区管理工作在上一个新台阶,切实为老百姓谋幸福。

此复函已经我局罗承福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管理局

                                                         2020年5月15日

联 系 人:常晓春

联系电话:68289376

邮政编码:400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