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碚传统历史文化研究、发掘和传承工作的建议》(第202号)已收悉。感谢您对北碚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区委宣传部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北碚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区积极创新思路,大力推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围绕您提出的加强传统历史文化研究、发掘和传承的有关建议,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2011年,我区正式成立北碚区博物馆,核定事业编制7名,统筹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2013年,北碚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并连续4年保持全市免费开放绩效考核优秀;2015年,整合北碚区博物馆和北碚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机构和职责,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名,进一步充实博物馆力量。2019年,组织开展了生态文化资源摸底和历史文化系统研究,形成《缙云山文化资源普查汇编》,编制《缙云山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编撰《北碚历史文化综述》《缙云拾趣》等成果。近期,区委办、区政府办即将出台《北碚区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北碚区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二是深挖乡建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成立北碚区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多次邀请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等专家召开北碚区乡建文化保护利用座谈会。2013年,将嘉陵江小三峡乡村建设遗址群打包申报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底,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正式开馆,展出文物1000余件,“乡建典范”展厅作为四个单元之一成功还原了北碚乡建记忆,同时,举办“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系统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乡村建设模式和面貌,以探寻乡村振兴的历史与经验。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中国乡建历史陈列馆,系统展示乡村建设起源、探索、北碚实践,新中国乡村建设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等,预计投入300万元。2017年以来,着力对北碚老城核心正码头广场区域实施改造,完整保留了南京路片区的街巷空间和布局特点等传统风貌,对建筑外立面、绿化景观、综合管网等进行提档升级,南京路片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获评“2019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2019年,正码头广场正式开街,下一步,还将继续打造南京路片区,开发植入文化旅游元素,挖掘彰显城市历史文脉,成为以“巴山夜雨地,千年正码头”为品牌,以抗战历史文化街区、中国乡村建设文化遗址为主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是打造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街区。2018年,启动北碚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将“推进偏岩古镇、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澄江传统风貌街区、同兴老街传统风貌街区、东阳传统风貌街区等片区的保护修缮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围绕“城市提升”,以尊重历史的情怀,坚持“修旧如旧”和保护与利用合理平衡的原则,稳步推动各项目实施。目前,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建设已完成80%,拓展区和勉仁地块正同步推进中,预计2021年开街营业。
四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近年来,我区已形成了以综合陈列馆为中心,各个专题纪念馆为延伸的“1+N”博物馆聚落群。2019年,完成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偏岩禹王庙、逊敏书院等近10处文物单位的修缮维护;实施“雅舍书院”文博场馆活化项目,对卢作孚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进行提档升级,启动中共西南局办公地旧址展陈更新;启动“百馆之城”城市文化标识专项策划,开发“北碚色彩”“书香雅舍”两个系列12款文创产品,年均接待游客190余万人次;推出数字博物馆网上展厅,开通北碚区博物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历史之声”“最美童声”“童声话碚城”“抖音直播”等线上服务,丰富文化体验。
五是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4个文物点被命名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庆市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推进非遗传承进校园,在中小学成立6个非遗传承工作室,跨校联动,资源共享,编印教材,纳入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2019年,开展“传颂家乡历史 弘扬爱国精神”研学旅行、“小小讲解员”大赛等社教活动140余场次;结合“四城同创”工作,开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系列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农民丰收节”“邻里节”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曲艺名家闹元宵”“欢歌庆丰收·巴渝月正圆”“文艺轻骑兵·欢乐下基层”“传统民俗迎新年”等文化活动,广泛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戏曲进校园20场,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川剧座唱等培训活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下一步,我区将以《实施意见》和《意见》为统揽,统筹推进传统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继续推动文博场馆活态利用,加快建设“百馆之城”文化体系。
此复函已经寇韦弦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0年4月10日
联系电话:63225850
联系人:邓静薇
邮政编码: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