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委员:
您提出的《创意集市建议》(第138号)收悉。经与朝阳街道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意见回复如下。
您的意见非常好,建议以创意集市的方式来推动城市经济。目前,朝阳街道文创大道规划对此有所思考,但创意集市在旺德·旺城开展,经摸底,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如旺德商铺实际情况,还有消防、治安、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要求。围绕提案中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朝阳文创大道现状
2019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朝阳文创大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朝阳文创大道建设,区委常委会明确要求加快朝阳文创大道建设,区政府常务会也多次研究有关项目和相关事宜。按照区政府的要求,朝阳街道将朝阳文创大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推进。朝阳文创大道位于新房子社区和大明社区,紧邻西南大学,范围包括文五路(五路口到文星湾大桥)、文星支路(老文星湾桥至文星湾隧道)。该区域面积0.73平方公里,有楼栋86栋,常住人口14000人,底层临街商业店铺464家、面积1.4万平方米。区域内有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单位,有北碚水厂、溪韵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有西南大学出版社、桂园宾馆、旺德公司等企业,有学府小区、龙江花园、原西师教师宿舍等住宅小区。
二、下一步发展采取的措施
2020年,我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创意集市概念,积极探索尝试,努力推动我区城市经济发展。
一是重庆文旅惠民消费季分会场的设立。策划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遵循市场规律,在惠民的同时尽可能激发企业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资金效能,将文旅消费与创意集市相结合,策划相关活动。
二是加快朝阳文创大道建设,入驻企业集聚后引导形成市场。围绕激发西南大学师生创造力,建设文化创新创意创业平台;围绕图书出版、动漫传媒、文学艺术、文化研究、教育、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发展智力增值性型文创产业;围绕功能配套、氛围营造、资源引入,培育打造文创资源落地聚集、文创项目本地孵化、文创企业在地成长的产业生态圈。
三是开展校地企合作,通过与西南大学团委,126文创梦想馆等合作,打造特色集市。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签署协议,在产业规划、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合作,进一步搭建平台,通过重庆文化产业(西南大学)研究院链接校地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专业化、在地化发展。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平台,联合西南大学团委与126公司,成功举办了首届梦想嘉年华文创大赛,发掘了一批充满想象力的创意作品,为大学生文创梦想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搭建文化互动桥梁,对接美术学院、服装纺织学院、园林学院、动漫社等相关学院及社团,通过展会、集市等活动不断推出西南大学文创产品,促进了校地文创融合,激发了学校参与热情。
四是片区联动发展,发展夜间经济。2019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北碚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意见》,对全区夜间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重点打造“北碚母城滨江夜间经济带”区级夜间经济龙头的目标。目前,该片区正以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为契机,重点培育旅游、餐饮、休闲等符合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业态。作为核心区域的正码头广场已经正式开街,滨江休闲公园、滨江带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由九街集团打造的休闲度假综合项目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拟于今年对外开放;南京路、滨江路等夜间消费较为活跃的特色商业街道以及仅开业当晚就吸引上万市民入场消费的“码头没有轮渡”项目都折射出夜间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社区美术馆、乡建博物馆、文远路体验馆、甜品博物馆、茶书苑等已初步形成了多元文化商贸体验集聚区雏形,它们都将为夜间文旅消费的进一步拓展发挥作用。
此复函已经寇韦弦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0年4月29日
联系电话:68218157
联系人:王茂云
邮政编码: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