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0-08-24

钟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北碚老城改造和功能完善的提案》(第125号)收悉。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筹改建规划、集合功能布局

北碚老城区主要覆盖天生和朝阳两个街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现代化要求一直存在矛盾。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自2015年以来,开展了老城有机更新研究,在北碚区法定城乡全覆盖规划中,对老城区交通组织、建筑风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启动实施了南京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并在周边配建了公共停车泊位约700个、滨江公园、滨江步道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集中三年时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城区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下一步,将在继续实施老城有机更新中,坚持保护优先,充分挖掘展现本土地方特色风格和龙凤溪河源文化城市的丰富内涵,以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为出发点,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植入景区景点,促进产城景有机融合,赋予老城区强烈的特色文化和独特功能。

二、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

(一)由区城管局牵头尽快拟定计划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绿化带进行品质提升,并梳理老城区停车泊位现状,健全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停车发展政策,分区定位差别供给停车设施,合理规划临时停车位。推进智慧停车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天生停车楼建设,建成后可增加公共停车位约500个,将有效缓解老城片区停车难状况。

(二)修复完善一批人行道,梳理解决人行密集区域人行道缺失问题。加强老城区人行道、车行道的日常巡查及管护工作,及时对破损道路进行修复硬化,确保路面平整无坑洼、塌陷、龟裂。

(三)在全力推进城市骨干路网建设的同时,兼顾次支路网建设,重点打通“未贯通”道路,疏通“梗阻”路,增强路网连通性,提高路网密度,发展区域“微循环”。2017年以来,完成碚峡路拓宽改造、朝阳东路、碚峡北路、碚东大桥引道、滨江路下穿道等次支路网建设,极大改善了老城区交通环境。下步,我区将以老城区为重点,拟建设滨江路郭家沱段,正在建设滨江路协合段,建成后将缓解文星湾大桥的拥堵,同时综合考虑2020至2022年打通“未贯通”道路、“梗阻”路三年建设规划,进一步发挥路网整体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综合采用“微更新”、零星改造、综合整治、成片改造等方式,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完善小区步道、照明、给水、排水、停车等设施,引导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实施屋顶改造,实现小区安全、干净、整洁、有序。组织缙融公司开展粮食路、作孚路、天生路地下管网改造。督促协调通信、电力、燃气等权属单位,统筹清理空中管线,确保规范有序。完善老城区消防基础设施、防控火灾能力建设,协调朝阳、天生街道在沿江修建消防取水码头2处,依托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督促朝阳、天生、龙凤街道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群租房等场所免费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1200余个。

(五)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营造开放式、人性化、高品质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优化街巷空间环境,丰富空间体验,增补绿化配置和座椅等城市家具,创造更加人性化的街巷空间。做好城区边角地等零星用地的清理利用,多举措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加快建设实施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三、关于部门联合执法、实现规范管理

2019年全区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了职能职责分工,明确了街道属地责任、部门属事责任。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马路办公”,加强街道、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缔造幸福美好家园。

此复函已经王森林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求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6月16日

联系电话:63226273

人:陈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