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6-25

杨斌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北碚特色网红景点的建议》(第116号)已收悉。感谢您对北碚文化体育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北碚现有缙云山、北温泉、金刀峡、重庆市自然博物馆4个AAAA级旅游景区,苓茏苑、静观花木生态旅游区2个AAA级旅游景区。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我委积极推进北碚文化旅游资源走出去,提升区域影响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科教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目的地,以满足更高水平的人民生活幸福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一、挖掘景点特质,活化历史人文

通过建设、绿化、亮化等手法把北碚的文化彰显出来,将城市形象、内涵、氛围、味道以开放的方式、文旅的手段表达出来。一是突出红色文化,有效保护中共中央西南局陈列馆、王朴烈士陵园、逊敏书院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党为公、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扎实做好理论研究阐释,结合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深化党史学习,传承红色基因。二是提炼、挖掘、展现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塑造、培育、彰显北碚城市精神,培育北碚城市文化名片。提档升级卢作孚纪念馆,推进卢作孚精神遗址群建设,打造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推进金刚碑、澄江老街、南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及北碚老城、同兴等传统风貌区保护修缮利用,延续巴渝文脉。三是推进“百馆之城”建设。目前,全区建成并开放的场馆50余处,下一步计划建成并开放北碚教育博物馆、缙云山生态博物馆、卢作孚乡村建设陈列馆等10余个文博场馆,并积极争取更多市级行业博物馆落户北碚。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活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将一批馆藏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五是实施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工程,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合理适度利用。六是推动民办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二、重视品牌IP,创新游客体验

以大缙云、大金刀峡IP为核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形成合力带动周边景区景点,树立“COME ON 北碚”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使网红IP效应更加深入人心。一是提升大缙云IP,以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世界温泉谷核心板块为载体,加强基础旅游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旅游服务设施效能。目前,已建成20公里景观道路、黛湖生态公园、璧北河慢行绿道、缙云山生态环道、缙云山停车场及换乘中心、雨鸣涧、马中咀、滕龙垭等一批度假区核心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提升大金刀峡IP,提档升级金刀峡景区,做好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这篇大文章。东升村、胜天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形成示范,金刀峡生态度假区形象得到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初步呈现。下一步,将改造省道S108静观至金刀峡旅游公路,建成重庆最长彩色公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同时拟修建金刀峡游客接待中心,目前已经签订框架协议。

三、整合梳理资源,打造全域旅游

重点打造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串联其他各景区景点,推进旅游与城市建设、旅游与文化体育、旅游与农业、旅游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依托我区产业聚集优势,打造“快旅慢游”的全域旅游体系。一是整合梳理区内旅游资源的特质,将“八桥叠翠”、“大磨滩湿地公园”等一批具有网红潜质的进行重点打造。现已制成北碚区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建成涵盖旅游资源单体表201张,旅游资源名录表1份,普查区实际资料表1份,旅游资源单体空间点位201处,多媒体照片879张、全景影像135张、视频23条的北碚区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库数据库。二是推陈出新温泉养生、人文休闲、自然探秘、户外踏青、古镇寻踪等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推出研学、红培、企业考察学习等旅游套餐,满足用户群体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需求。目前已完成非遗线路申报表的填报,让非遗项目依托区内著名景点,使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美景还能了解非遗的价值,提升旅游的趣味性。

四、加强宣传营销,提升引流实效

积极引流,加强与推介商之间的沟通交流,组织全国旅行商推介活动,和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深度合作,借助媒体资源进行大量推广。一是以品牌营销为动力,全力塑造休闲度假目的地新形象。加强新媒体营销,以整体区域旅游目的地为对象,以全媒体融合为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手段,突出开展新媒体营销,把网络宣传、移动终端宣传作为旅游宣传营销的主阵地,构建新媒体网络宣传矩阵。二是开展精准营销,加强旅游大数据统计分析,细分游客市场,刻画游客特征,有针对性地推介旅游产品。三是开展整合营销,借助文化、工信、外宣、外事、商务、体育等交流渠道,联手合力营销北碚旅游形象,加强城市旅游形象普及推广。四是构建全媒体营销,赋予“巴山夜雨地·温泉故里游”具化形象和生动注脚,吸引游客来北碚休闲度假、消费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通过传播和活动策划提升宣传营销的效果,优化政企联动营销模式,对“报、台、网、微、端”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一体化运作融媒体新格局。

五、完善资源设施,健全制度配套

依照“建设旅游化,标准旅游化”的路径,全面落实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合理分配,建立健全制度政策形成支撑。一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进程,着力推进旅游标识牌、停车场、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提档升级各级游客中心、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沿线休憩环境等基础设施。二完善全域环境质量、旅游产品、智慧旅游等基础建设,提升景区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规范预约平台,打造智慧文旅服务体系,指导和督促A级景区、温泉企业按照智慧文旅广电云平台技术接入规范,建设预约(票务)系统,并按要求进行数据对接。三是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推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落地落实。提高管理服务、信息服务、协调服务、配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考核机制,开展分季度旅游产业效益评估、分月度旅游者满意调查,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未来,北碚将以缙云山、温泉城、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主要发展温泉养生、会议培训、康体养老、休憩娱乐等产业,打造温泉养生度假目的地,将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纳入“一带两区四板块”旅游空间布局,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新时代旅游消费加快升级的背景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巩固高端、强化中端、升级低端,打好旅游发展“五张牌”,不断扩大北碚的影响力,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

在此,感谢您对我区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我委胡一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