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6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6-09

唐大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并纳入校本课程提案》(第16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关心区教委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校共育社会实践教育结合, 并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

各校在常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了如:澄江小学《龙腾云山  志在天下》校本课程、复兴线描画教材、元小学草把龙教材等等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本教材30多个。

二、注重传统文化进课堂

课堂是学校落实学生教育的根本,我区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各校以学科教学内容为平台,在各学科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加以渗透,特别注重在语文、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书法等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

“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活动各学校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戏曲进校园活动16次、重庆市歌舞团进校园展演2次、重庆市残疾人艺术团进校园4次。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美育云课堂线上听课的方式,组织学校师生在线观看京剧、歌剧、交响乐、民族音乐、合唱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确立并命名了梅花山小学、华光小学、澄江小学、天成小学、两江名居小学、小磨滩小学龙凤桥小学、静观镇中心校、施家梁小学、王朴中学、三圣中学11个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学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进社区、农耕文化、种桑养蚕等为主题,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五、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

增强中小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提高中小学生思想和身体素质,2015年以来我区开展以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为载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朝阳小学南校区5个学校为首批试点学校,至今已评选出15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示范学校,投入200余万元。

六、全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建设成效明显

组织全区各中小学积极参加全国教育学会《关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首批试点学校申报活动的通知》(学会201416号)的试点学校申报,我区夏坝中学、晏阳初中学、澄江小学、澄江希望小学和人民路小学共5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试点学校。

七、部分学校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我区复兴线描画于2011年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名录,晏阳初泥塑、澄江小学板凳龙、状元小学蝶艺画、翡翠湖小学的烧白制作工艺等项目先后入选北碚区非物质文化名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委持续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邀请传统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继承人进校园,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开展让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获得多元支撑。

此复函已经杨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202169

    人:李筑

联系电话:68318202

邮政编码:400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