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27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4-28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273号提案的复函

陈莉委员:

感谢您对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修建“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的建议》(提案第273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截至2022年,我区现有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幼儿园(北碚剪纸)、重庆市北碚区两江民居第一小学(蔡家父子龙)、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蔡家草把龙)等5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重庆玄竹堂雕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北碚木雕)、重庆叶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碚五谷粮食画)、重庆巴江水香点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泡菜传统制作技艺)等7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板凳龙)、北碚区复兴镇小学校(儿童线描画)等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北碚玻璃器皿厂(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重庆玄竹堂雕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北碚木雕)等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个;有区级传习所1042个(其中仅静观腊梅项目就拥有1000个家庭式传习所),非遗工作站5043个(其中静观腊梅项目拥有5000个家庭式工作站),非遗特色分馆10个。北碚区文化馆内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厅面积为218㎡,主要用于对外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和展示。目前,北碚区文化馆正在启动对非遗展厅、数字体验厅的改造升级,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这对我区非遗保护和宣传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印发的《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博物馆。依托偏岩古镇、澄江老街等,建立一批民族民俗文化示范区、民俗文化村、生产性传承保护基地,让“非遗”进社区、进乡村,开发提升“非遗”文创产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厅。

三、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几项具体建议非常有建设性和启发性,就“修建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村”的建议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积极考虑。下一步,我委将狠抓“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一些非遗的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建议主管部门和相关街镇尝试性修建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实现聚集效应,向外展示和宣传;对于已建成的传承教育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传习所、工作站、特色分馆将继续加强交流和指导;对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积极组织申报市、区两级相关非遗称号;加强非遗进校园,北碚剪纸、北碚叶雕、静观花木蟠扎、北泉板凳龙、复兴贺家拳、蔡家父子龙、歇马泥塑、复兴儿童线描画等多个非遗项目已进入学校,区文旅委和非遗中心将继续结合学校需求和非遗项目特色,定期选派专业老师到校进行指导、培训,积极与学校合作,进一步巩固非遗进校园成果;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省市及地方举办的各种展示展览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我区非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北碚非遗名片。

再次感谢您对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发展的关心和建议!

如您对以上答复有新的建议和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年4月28日

(联系人:苟晓芳,联系电话:135945229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