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北碚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第23号)收悉。经与区财政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北碚区现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区级传承人328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其中北碚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9年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级传承人11人(2017年,复兴贺家拳代表性传人刘颖,北泉板凳龙代表性传承龙天真,重庆泡菜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童代芬三人获评第五批市级传承人),市级传承基地4个。
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基数大,但整体品质相对不高,尤其是适宜于产业化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对较少。诚如任委员所担忧,截至目前,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商注册生产经营的有13项,占整个区级项目的11%。其中,企业化生产的项目有4项,分别是: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重庆泡菜传统制作技艺、北泉水磨手工面、蝶花牌怪味胡豆,占整个区级项目的3.38%。处于作坊式生产销售的项目有9项,分别是:北碚木雕、北碚五谷粮食画、北碚刺绣、古佛徐氏手工面制作技艺、静观花木蟠扎、北碚剪纸、北碚布艺、北碚豆花传统制作技艺、北碚古琴演奏技艺,占整个区级项目的7.62%。除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企业主体外,其他还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产品无市场主体,为个人制售。调研中还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无规模以上企业,几乎都是微型企业,无聚集化产业片区,分散零散,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年营业额约2000万。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薄弱的情况,做以下方面的工作。
二、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投入。目前我区已经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逐步增强,尤其是在任委员提案之后,作为协办件单位之一的区财政局,已做文件通知《重庆市北碚区财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十二次会议第23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对于设立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区财政积极支持。今年区财政年初预算安排200万文化发展基金,也可部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任委员的大力呼吁和支持之下,北碚区已经着手建设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虽目前资金仍显不足,但我们还拟向市级主管单位及部门,以项目的形式积极争取配套资金,积极推动非遗产业产业化发展。
(二)拟建考评机制,建设非遗产业化发展人才梯队。针对于我区“非遗”传承人面临老龄化、普遍断层、后继无人的危机,我们将拟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评机制,对重点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一方面,拟通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办法与措施,调动学员及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派送优秀传承人进行市级乃至国家级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期达到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非遗产业化发展的人才梯队,助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三)依托旅游市场,打开非遗产业化发展销售瓶颈。参照其他城市和地区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办法与经验,诚如任委员所言,文旅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本提案协办单位之一的北碚旅发委已经针对文旅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回复,《重庆市北碚区旅发委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 213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出台了《北碚区统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北碚区统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文件。通过对我区经济结构、资源现状等开展深入调研和基础分析,为促进我区第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增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机制,成立了文化旅游专业招商小组,紧紧围绕资源旅游化、建设标准旅游化、服务管理标准旅游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旅文互动”的统筹工作思路积极行动,打造精品文旅项目。
2017年,区旅发委办公室印发了《重庆市北碚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北碚区旅发委工作要点的通知》(碚旅发委办发〔2017〕1号),再次强调要推进旅文互动发展,引进星巴克、西西弗书屋等现代服务业,将茶艺、书吧等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产品植入文博场所,实现旅文深度融合;继续开展项目招商和文旅项目引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城市形象宣传,实现文旅产业与休闲度假互动发展。
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我局正积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考虑打造精品文旅项目,涵盖项目包装、旅游游线组织、基础设施配套等,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实现旅游规划全覆盖。二是文旅融合打造系列主题活动。先后举办CCTV5“谁是舞王”西南大区赛、全运会足球联赛、全国围棋赛、2017中国平安中超联赛年度颁奖典礼、怪兽卡车表演赛、草莓音乐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将旅游宣传融入文化活动,扩大北碚知名度。特别是2017中国平安中超联赛年度颁奖典礼,北碚旅游口号及旅游形象标志亮相CCTV5,直播30分钟,向全国亿万观众展示北碚的靓丽旅游品牌形象。同时,引导行业开展文旅活动。先后举办2017年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玫瑰灯光节、“休闲度假 近在北碚 一价全包 ”欢乐品鉴会、“碚感心动” 缙云求婚之夜活动、缙云山登山季、海宇王者荣耀电子竞技争霸赛、重庆自然博物馆恐龙邮票首发活动等主题旅游活动,以活动促发展,加快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非物文创旅游产品升级发展。协调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加强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和展销交易,积极对接北泉手工面、怪味胡豆、剪纸、布艺等传统手工艺术传承人,收集基础资料,引导推进整合包装,逐步开发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商品。四是实施精准营销。按照以“面向主城、日常休闲、周末度假”为主要市场,兼顾市内远郊、市外周边远距离机会市场的市场锁定和“休闲度假”的产品定位,吸引以“自驾游、家庭游”为主力的中坚旅游人群。通过新媒体平台,采取丰富的营销手段,宣传区美术馆典藏精品展、重庆自然博物馆·达尔文星球VR科普展、中华国粹新春汇演、新春团圆庙会、心景温泉酒店·心景.艺韵书画作品展等各种类项的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
(四)扩大宣传渠道,改变非遗产业化发展被动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凡是能够更好融入市场经济的非遗项目,其保护和传承状态越完善,反之亦然。我们接下来将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扩大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一方面,静态宣传,通过北碚文化委“碚壳”、北碚文联“北碚文艺”和北碚广播电视台“碚抢眼”等新兴媒体,对我区优秀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介,扩大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媒体资源,进而推动我区非遗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动态造势,充分利用市、区各级项目资金,让我区非遗项目“走出去,亮起来”,目前已经成功在北碚区举办过两次非遗展示展销会,反响良好,还多次组织区内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区际、市际间的交流展示展销活动,开阔眼界,扩大影响,在推动我区非遗产业化发展方面起到积极引领和示范作用。
(五)立足价值本体,培育非遗产业化发展传承群体。我区目前已经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课堂,部分小学被授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但在非遗进入校园的活动中,大部分以个人行为为主,且非遗种类单调。接下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在广大青少年的教育中增加非遗课程,或以“小非遗传承人评选的方式”进行非遗文化的普及与宣传。2017年11月份,由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牵头,文化委、教委和非遗中中心共同承办的“北碚区第一届‘十佳’小非遗传承人评选活动”顺利完成,共有30多个学校40多名小非遗传承人参与,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们对非遗产业化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做法。再次感谢任委员对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心和支持,接下来,我们将努力缓解“无经费无人员”的尴尬局面,建议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益最大化,助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将增强北碚区人民的文化自信,助推北碚区文化高地建设。
此复函已经欧阳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征求意见表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2018年5月18日
联系电话:13638386377、19923134242
联 系 人:刘晓山
邮政编码: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