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建议》(第7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一)优化提升花木产业。积极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纳入市级创建名单,获得4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花木产业“千品百园”提升工程,培育引进优质花木品种1000个,打造花木精品园50个,全区花木种植面积达6.77万亩。打造“嘉陵悠谷—梅香西山”万亩蜡梅产业带,整合区级退耕还林、债券资金、市级衔接资金3800万元,在西山环线新增蜡梅种植4000亩,并依托台创园建成花木人才培训基地、电商直播平台等配套设施。目前西山环线片区蜡梅面积达6000亩,全区蜡梅总面积1.8万亩。成功创建市级蜡梅种质资源库,引进蜡梅品种142个。引进斗南花卉集团运营中国•重庆(静观)花木产业谷项目,该项目拟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重庆花木产业最大的交易、展示、结算中心。目前一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10月开园。
(二)打造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我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粟漫东山”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稻、高油酸油菜、优质高粱、高蛋白大豆等特色效益粮油,有序发展功能性粮食新品种。结合现代粮油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广米质达部颁二等、国标3级以上的优质稻品种,全年示范区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推广康油3号高油酸品种5300亩,优质高粱4500亩。2023年全区大春播种13万亩,全年粮食种植13.66万亩,产量4.5万吨。同时,我区依托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粮食初加工,今年新建1家粮食加工厂、1家小米加工作坊,鼓励粮食订单生产。
二、推进全国区域性良种繁育中心建设
(一)深入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全国区域性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先后获得“全国区域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市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称号。联合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柑橘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新品种杂交选育等工作,建成世界第二大柑橘资源圃——“国家柑桔种质资源圃”。我区果苗生产企业联合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成功申报重庆市科企联合体项目,提高我市柑橘种苗产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共选育并通过登记的柑橘优质品种10个。
(二)提升种业企业生产能力。结合全国区域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投入财政资金3711万元,支持科正、绿康等6家柑橘良种繁育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强化繁育基地和育苗产业规范化管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柑橘育苗产业基地2000亩以上,年产优质柑橘种苗3500万株以上,逐步提升我区柑橘种苗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
三、深化校地合作促进魔芋产业发展
围绕魔芋种苗繁育,联合西南大学魔芋专家团队进行课题攻关,建立魔芋种质资源保护圃、魔芋脱毒快繁中心、良种繁育基地。我区利用智慧农业“四大行动”推广项目,投入资金100万元,实施魔芋种质资源和良种扩繁智能化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升魔芋种质资源优质性状的精确鉴别能力,提高魔芋新品种的研发能力与水平,加速魔芋种业的标准化发展。积极筹划西大魔芋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项目,将建设魔芋种质资源库、组培快繁工厂和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实现年产出5000万株优质魔芋组培苗(试管芋)的魔芋良种繁育中心。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持续推进市级花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争取到2025年,全区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其中蜡梅种植面积3万亩,蜡梅产品年产值达2亿元。二是持续推进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区建设。引导农户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年粮食生产面积不低于13.66万亩、产量不低于4.53万吨。做响“缙云山”粮油品牌。三是推进良种繁育。依托北碚区柑橘区域性良种繁育项目建设,加快柑橘良种、脱毒苗木生产培育,不断提升我区柑橘良种繁育能力。依托西大魔芋公司,筹建魔芋种质资源库、组培快繁工厂和魔芋良种繁育中心建设。
此复函已经张建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6月1日
(联系人:刘亚琼,联系电话:023-6886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