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1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14

陶维义委员

提出的《关于发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216号)收悉。经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围绕优势特色,合理布局农业产业

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加快农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构建“一区一园多点”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发展格局。一区:即“嘉陵悠谷”—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主要在嘉陵江以东片区,在以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为核心的约27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三个万亩”(万亩蜡梅、万亩粮油、万亩果蔬)精品产业提质工程,建设西山环线乡村旅游示范带,整体打造西部乡村振兴展示交流窗口。一园:即“缙云原乡”—“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主要在嘉陵江以西片区,沿缙云山、中梁山环线,提档升级一批精品林果、蔬菜基地,发展培育一批精品民宿,建设美化一批特色院落,打造上山看景、下地采摘、依水休闲、入谷养生的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多点:即都市现代农业特色示范点。主要在北碚区农村全域,围绕“一区一园”空间布局,立足各镇街产业实际,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较大、链条较完整、技术水平较高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街镇、村目前,西山环万亩蜡梅产业带已新增蜡梅面积0.6万亩,现代粮油示范区内种植油菜、水稻等粮油作物1万亩以上(其中高油酸油菜种植0.53万亩),发展精品果蔬种植基地6500亩。

二、摸清发展底数,建立产业发展项目库

为扶持发展对特色优势产业,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区财政局拟建立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库,通过提前收集汇总各个镇村产业发展项目,结合我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方向定位和结构布局,筛选出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是项目入库时间。区农业农村委会同区财政局于每年10月完成下一年度的项目入库建设,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二是项目入库程序要求。项目业主申项目后,由镇街进行初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可持续性进项研判,做好建设内容、资金概算、预期效益、低收入群众参与情况及利益联结机制、绩效目标等方面的审核,在镇街公示无异议后报区农业农村委。区农业农村委结合全区的产业规划布局,对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核,经审定的项目,由区农业农村委在区政府网站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纳入项目库,根据当年资金情况明确支持资金额度。

三、拓展农业功能价值,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坚持文化铸魂一是突出艺术特色 。用艺术点亮乡村,激发乡土文化的魅力,拓展乡村文化空间。比如,在柳荫镇东升村,依托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等校地合作平台,按照“艺术乡村化、乡村艺术化”思路,推进艺术乡村建设,完成“柳门竹巷”艺术院落、“童画工坊”“闻柳观渠”等景观节点打造。彩云文凤、粉色五一、蓝色柏林、绿色天宫、金色素心、奇彩东升、音乐北泉等一批艺术村、文化村逐步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讲好了北碚乡村振兴故事,实现了艺术赋能乡村。东阳街道西山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柳荫镇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金刀峡镇胜天湖村、柳荫镇东升村、柳荫镇明通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传承乡土文脉 。坚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的工作思路,加快“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修缮保护,开展“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陈列布展,建立乡村建设历史实物资料数据库,努力建设全国乡村建设文化中心。在百馆碚城建设中充分展现乡村文化元素,修缮活化孙越崎办公室旧址、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等项目 21 个,新建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金刚碑村史馆、柏林村王家院子乡情馆等 10 个,累计建成开放84 个,年接待游客 170 余万人次,博物馆综合利用名列全市第一。挖掘、培育了《古镇老侃》、水土座唱、复兴线描画等一批民宿文化品牌。

(二)旅游助兴一是打造研学基地 。紧扣“双减”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研学培训产业,建设红色教育研学中心,依托西南大学、蚕科院、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创设革命教育、农耕劳动、研学实践、农技体验、节气物候、自然课堂、健康养生等一批研学教程,培育小桃园(亲子互动)、

东升村(艺术乡村)、蚕科院(产学研融合)、张飞古道(拓训练)、红色双塘(爱国主义教育)等一批实训研学基地群落。巴蜀小学授予北碚“校外全域研学基地”。是推广研学游线。结合不同时节、不同主题,对分散的乡村文化景点、旅游景点进行整体宣传推广,串联“缙云有你”“探寻百年乡建路”等 10 条具有深厚乡土文化、巴渝风情的乡村特色游线,柳荫镇东升村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 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 2022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三)产品促销一是发展 “ 缙云民宿 ” 产业 。依托缙云山、北温泉、金刀峡等自然景点、特色资源,培育精品旅游民宿,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协会,出台民宿管理扶持办法,先后扶持补贴旅游民宿 100 万元,培育缙云山、青峰山 2 个片区民宿集群,首批评选缙云小住、竹林里等“缙云民宿”10 家,其中既白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重庆仅3家)。二是发展“ 旅游+ + ”产业 。坚持“旅游+”发展模式,全力促进旅游与红色文化、特色农业产业、自然山水、户外运动等深度融合,结合重庆高温天气下的户外露营热、亲水热等市场化需求,打造金刀峡溪降、偏岩古镇河滩消夏季、星空露营、天空翱翔等特色文旅品牌;开发“缙云红茶”、静观蟠扎、天府根雕、北泉手工面等乡村文创产品,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消费季”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文旅市场复苏。全区现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澄江北泉村、柳荫东升村、静观素心村),王朴村纳入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金刀峡运动休闲小镇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

四、加大宣传推广,提升北碚乡村休闲旅游影响力

2022年开始,北碚区整合农业种养殖基地、旅游景区、文化展馆、乡村民宿、乡村美食等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坚持每季度进行对外宣传发布,并邀请市、区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北碚影响力。坚持举办静观蜡梅文化艺术节、金刀峡河滩消夏节,鼓励业主举办各类桃花节、果蔬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到北碚休闲旅游消费。2022 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 330 万人次,营业收入达 4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10%

下一步,北碚区将按照乡村产业布局,持续推动“梅香西山”万亩蜡梅产业带、“粟漫东山”现代粮油示范区建设,支持和引导业主改善果蔬种植基地设施,提升果蔬产品的质量,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增强北碚乡村休闲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此复函已经张建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65


(联系人:刘亚琼;联系电话:688625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