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5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19-05-13

民进北碚区工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国乡村建设博物馆的建议》(第51号)收悉。经我委研究,现答复如下:

乡建文化是北碚的特色文化。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海内外广泛影响的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汇聚重庆北碚,使北碚成为民国乡村建设的集大成之地,他们修建铁路公路、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发展贸易等,同时重视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先后建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医院、公园......使北碚很快变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城镇。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在全国众多乡村建设区域中独树一帜,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之集大成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也正是这一场轰轰烈烈且极具影响力的运动,为北碚积淀了丰厚乡建文化并留下了兼善中学(现红楼)、平民公园(现北碚公园)、清凉亭、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现卢作孚纪念馆)、温泉公园(现北温泉)等众多建筑遗存。

近年来,全区为保护、利用好这些乡建文化遗址在努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护好历史建筑,发挥其社教价值。对历史建筑进行巡查,排险除危;对峡防局旧址、红楼、清凉亭、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暨晏阳初旧居、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力求文物建筑安全完整;依托乡建遗存建筑建立多处乡建、抗战文化主题的纪念馆,年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2018年底,我区博物馆开放《北碚记忆》北碚历史文化专题展,此展览以乡建文化、抗战文化为重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是开展普查,摸清家底。201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野遗存建筑摸底普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东阳街道、缙云山及其周边的普查,并由区文化旅游委编撰完成《东阳文化资源普查成果》、《缙云山文化资源普查成果》。普查调查了近100处乡野建筑,并逐个对其进行了定位、拍照、保存状况分析及保护建议拟定等操作,为此类遗址的进一步保护打下了基础。

三是参加、举办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主题研究会议并举办相关活动,出版学术成果。近年来,由区文化旅游委、西南大学等单位主办、承办了众多会议活动,主要有首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论坛、“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国乡村建设论坛、“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纪念卢作孚主持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乡村振兴背景下——北碚乡建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座谈会等,并编辑出版《高孟先文选》《北碚乡建记忆》系列北碚历史文化读物等,促进了乡建文化的研究与传扬。其中,由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西南大学和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于2018年11月22日在西南大学博物馆隆重开展,该展共分为“乡村建设百年图片展”“乡村建设历史文献展”“乡村建设新书展”和“巴渝农耕文化陈列展”四个部分,共展出珍贵照片九百余张,其中部分照片及实物为全国首次公开展示,先后接待包括政府机关、学术机构、企业团体等团体参观近20场,以及包括媒体、大学生、市民等各方面群体近千人,取得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是开发历史文化创意产品,走出传播北碚历史文化的新路子。依托全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乡村建设文化、抗战文化为题材,精心开发了包含老照片集、名人书籍、宣传画册、纪念邮册等在内的“北碚岁月”系列文创产品(本产品曾荣获重庆市十大文博创意产品奖),同时提取北碚地方戏曲、风景、历史人物、重要文献等各类元素,设计制作了冰箱贴、杯垫、手机壳等8个系列56款文创产品,使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在轻巧的日用品中,融入大众生活。

五是筹备建设西南大学乡村振兴博物馆。2018年6月15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卢作孚研究》主编刘重来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受邀前往西南大学档案馆洽谈“西南大学博物馆乡村振兴分馆”建设事宜。西南大学档案馆馆长窦运来、分管副馆长黄敏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洽谈。大家围绕建设“西南大学博物馆乡村振兴分馆”的建馆定位、布展思路等进行了建设性讨论。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将根据校方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并面向全国征集相关文物,深度并系统地发掘西南大学独特的乡村建设历史资源,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以活的“博物馆”和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有机结合的“宣传陈列”为形式,更好地体现高校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积极作用,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博物馆”。

中国乡村建设博物馆的建设是弘扬乡建文化的又一重要途径,我委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对此责无旁贷。经认真研究,我委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动此事:

一是深化校地合作。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西南大学图书馆等专业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以挖掘、发扬乡建文化为目的,以全新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与鲜活经验。二是加强协调联动。与北碚区文化旅游委员会、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图书馆、北碚博物馆等部门、单位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组织开展乡建文化图片展、专题讲座、研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魅力北碚·文化瑰宝”文旅融合系列活动等各类活动,结合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方媒体宣传,扩大乡建文化影响力。三是持续挖掘乡建文化。配合做好普查工作,更好地了解乡建遗存的现状,并针对不同现状给出保护利用建议。面向全国甚至海外开展文物征集,依托“国家柑桔公园”(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科教研平台,把文物征集展出与“国家柑桔公园”建设项目深度融合,既增加公园文化内涵,又彰显乡建传统延续,为建设中国乡村建设博物馆夯实基础。四是认真履行区委乡村振兴办牵头职能。按照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政策研究和工作督导,切实做好我区当前的乡村建设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乡村建设工作的大力关注和宝贵建议。

此复函已经尹琼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19年5月13日

联系电话:68210830

联 系 人:谌丽楠

邮政编码:4007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