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的提案》(第20号)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北碚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关注,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一)优化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一是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高效农业。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主要发展叶类蔬菜、错季蔬菜和食用菌等无公害蔬菜产业;澄江镇依托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重点发展柑橘育苗产业;柳荫、三圣、金刀峡重点打造设施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生态鱼和名特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二是打造槽上萝卜和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以凤凰村为核心区域加强槽上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扶持打造力度,确定了以种植协会+大户+农户的方式进行打造;指导食用菌产业公司积极申请农业专项资金产业项目来完善食用菌基地标准化建设,并积极推动科研院校科研单位对食用菌产业基地的技术指导,努力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益。
(三)大力发展优质经果林产业。一是发展壮大柑橘苗木育种基地。2019年,我区全面完成《北碚区柑橘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五年规划》,争取到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编制了《重庆市北碚区柑橘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规划设计,该项目已获得市级批复,计划总投资56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25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32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2064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重庆市柑橘良种无病毒种苗繁育能力,对改善我市和全国柑橘品种结构和加速优新品种的推广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发展壮大杨梅、葡萄产业。一方面利用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推进经果产业发展。目前为止,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葡萄产业项目6个;扶持杨梅产业项目5个。
(四)财政资金引导助推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区将蔬菜、花木、林果、生态渔业、休闲农业确定为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资金帮助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从2017年起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采用股权化改革方式,享受财政补助的企业、合作社建立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股改资金中村集体经济持有部分必须将不少于50%的资金用于解决当地“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到目前为止打造果蔬、花木、生态渔业标准化基地120余个,主题休闲农业园40余个。
(五)多措并举助推发展扩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一是抓实技术指导,增强贫困户发展技能。组建5支产业扶贫工作技术指导组,落实产业指导员到户指导工作机制,做到每个贫困户有一名产业指导员指导。二是抓实贷款政策,增强扶贫产业发展活力。用好用活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443户1430.25万元。三是抓实资金扶持,发展扶贫主导产业。2019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445万元,实施8个产业扶贫项目,在金刀峡镇小华蓥村发展百香果43亩、红樱桃400亩、双胞山药15亩,柳荫镇永兴村发展腊梅15亩、山桐子200亩、核桃150亩,三圣镇春柳村发展花椒40亩、大棚蔬菜100亩,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400人,帮助贫困户就业109人。2020年计划投入扶贫资金1314万元,其中实施产业项目3个,分别为金刀峡镇胜天湖村精品水果种植350亩,柳荫镇永兴村发展李莓园100余亩,进一步完善三圣镇茅庵村杜鹃花基地基础设施。
(六)加强校地合作以技术助推产业发展。西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则为重庆市柑橘产业定点育苗科研单位。我区充分利用两者良好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为我区粮食作物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聘请或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我区关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日常栽培管理技术讲解及现场示范指导,培育现代知识型农民,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发展壮大农业发展。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一)建立政策体系。一是制定下发“1+3”文件。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形成了领导小组、专项资金管理、设施农用地管理3个文件。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区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统筹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启动,支持发展前景好、思路清晰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探索多种发展形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盘活农村集体闲置房屋、集体土地等资产资源,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产业带动型五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形势。
(二)村级项目支持。共实施包含春柳村、小华蓥村、永兴村 3个重点脱贫村在内的村集体项目38个(其中2019年实施消除“空壳村”项目10个,中央资金扶持集体经济项目4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36%,投入财政资金265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农民、社会、金融等多方面资金参与试点项目建设,间接撬动社会资金近亿元。
(三)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我区围绕花木、水果、蔬菜、渔业及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坚持重质量带数量的发展原则,积极指导发展农民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598家,其中在全区3个脱贫村(柳荫镇永兴村、三圣镇春柳村、金刀峡镇小华蓥村)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累计带动贫困户31家。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合作社规范提升。
三、鼓励发展小型草食动物,增加贫困户收入
(一)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深入宣传我区扶贫和畜禽养殖相关政策。宣传种养殖奖励政策(种植经济作物达1亩以上;养鸡鸭鹅达20只以上;猪1头可享受奖励政策)及小额信贷政策,鼓励贫困户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种养殖业。贫困户所属片区包片兽医每月不低于2次到户具体负责指导贫困户畜禽饲养和疫病防控技术,畜牧兽医局片区联系人每月至少1次到户进行政策宣传和指导。
(二)引导贫困户适度养殖。因我区只有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无适养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养区内禁止20头生猪当量以上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在确保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饲养规模不得超过20头生猪当量,只能适度散养(20头生猪当量以下);限养区内总量控制,适度发展。
(三)加强贫困户饲养技术培训。通过网格指导员和包片兽医入户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贫困户相应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控能力。目前已印发生猪养殖技术、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生态鸡家庭农场养殖技术、肉兔家庭农场养殖技术、中锋家庭农场养殖技术等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至养殖场,并实地开展相应技术指导。
此复函已经尹琼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3月30日
联系电话:68867682,15123815810
联 系 人:刘艳梅
邮政编码:4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