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15号
提案的复函
彭莉委员:
您提出的《建议加强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体育锻炼的提案》(第115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双减”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我区教育系统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为抓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助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一、基本情况
2021年秋学期起,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5+2”课后服务全覆盖,参与教师近5000人,惠及学生52000余人,学生参与率98%。各校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科学设计课后服务课程,在安排作业辅导课基础上,融合校本内涵特色、非遗传承、乡村少年宫等项目,提供体艺、语言、科普、棋艺等社团活动多种类课程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体育类课程参与率超过80%。
二、存在的问题
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校因师资配备以及场地、设施设备受限,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体育课程仅仅面向少部分学生,满足不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在强化作业管理同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课后服务,结合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积极开发设置以球类、田径等体育课程为主的社团活动。切实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在现有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课后体育锻炼资源基础上,组织制作并遴选推荐一批适合学生课后服务和课余时间学习的优质体育类视频教学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丰富课后服务资源。各学校结合实际组建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队伍,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可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积极引进公益类体育俱乐部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切实发挥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区域内学校有相关体育特长的中小学生开展体育训练提供支持和指导。区教委在师资上做好统筹安排,打破学校限制,组织协调相关教师到区域内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3.加强体育教师培训。依托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以及西南大学体育学院落实体育教师分层分类培训。持续开展中小学足球、篮球、田径、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教练员培训、中小学生肺活量提升工程培训、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教师体适能专项培训。每两年开展一次的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以赛促训、以训促练,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体育健康教学新途径,提炼教学经验和特色,提高教学研究与实践反思能力。
此复函已经欧阳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系人:蒋福杰,联系电话:0236831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