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4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30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41号

提案的复函


齐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第241号)收悉。经与区卫生健康委、团区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对我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区教委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抓规划。明确重点目标、主要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写入每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做到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二是严要求。印发《关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北碚教发〔2022〕111号),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联合编制了《北碚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提升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强督查。通过召开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推进会、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会,开展工作调研、专项督导等方式,指导各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一是构建“名师工作室”。率先在全市成立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由教研员做主持人,在全区各学校选择有研究能力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学员,建立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机制,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实现学校名师资源共享最大化。二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长期合作,建立“C-R”北碚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聚集西南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以本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对全区教师进行通识性培训;每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初级研修班,每2年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目前北碚区已有1200名教师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000余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C级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加强校级培训。要求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年参加专业培训不低于 80 学时,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每年参加专业培训不低于 40 学时,其他教师每年至少参加 1 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

三、加强多方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一是建立联络体系。全区中小学通过建立家校联系QQ群、微信群和入户家访的方式,全方位构建起“家长—教师—学校”三方沟通桥梁和网络,密切家校联系。二是打造特色课程。各校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每期组织开展1次以上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们普及宣讲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提供咨询服务。开设“家校共育名家大讲堂”“新家长养成计划”等6门家庭教育精品课程。三是形成共育合力。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7期,累计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等1200余名,为家校共育储备基础支持力量。建立家访制度和学生家访电子档案,深入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义工体验项目,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学校值班守护、交通疏导、社团助教等工作,增进家校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此复函已经欧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联系人:李  筑,联系电话:683182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