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39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界别:
您提出的《“后疫情”时代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第39号)收悉。经与区卫生健康委、团区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北碚区多年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以区教委为行政推进、以高校专家为专业引领,以区教师进修学院为专业支撑,以基层学校为实施主体,协同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路,为区域学校师生家长提供科学专业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区教委连续11年,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行”提供模板,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参加观摩研讨,各学校按照模板开展心理辅导课、校园心理剧和心理手抄报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共同开展北碚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行动——“甜甜虎”快乐课堂百场公益讲座,加大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区卫健委建立“缙享健康”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团区委充分依托“青春北碚”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开辟专栏,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定期发送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推文。各部门结合媒体迭代、时代更新特点,拓宽宣传载体,扩大受众群体面积,提升宣传效果。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一是落实基础硬件建设。在全区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六有”基础建设,为心理辅导活动提供了专业化的硬件和技术支撑,实现了心理咨询室全覆盖。二是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倾诉的平台。三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聘请西南大学专家团队深入校园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团辅活动,针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四是多方协同育人。区教委与妇联、民政、团委等部门合作,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站、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服务点等场所,开展“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应急心理援助”等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援助。
三、注重网络新媒体传播渠道应用
各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心理健康”专栏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学生从情绪调适、学会学习、生命与成长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平台应用,落实家长素养提升工程,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开展“种子家长成长营”“情绪管理训练营”等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面向家长群体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快速、有效的普遍提升家长素养,建好家校共育新型学习阵地,形成引领带动作用。
此复函已经欧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联系人:李 筑,联系电话:683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