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5-31

胡亚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北碚区乡村文旅项目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第145号)已收悉。感谢您对北碚文化体育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乡村文旅项目导览标识标牌

目前,全区已安装旅游标识标牌总计46块,分别为碚青路(绕城歇马下道口至城区及大磨滩湿地公园)7块,S542国道(三溪口至缙云山)沿线12块,城区绕城公路至城南健身梯3块,碚金路沿线(金刀峡、静观、三圣、柳荫)旅游标识牌24块。路面旅游标识约121个,分别为金刀峡镇42个,柳荫镇27个,静观28个,三圣24个。结合当地特色,植入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的景观小品3处,分别是位于碚金路东升村入口处的“七彩东升”,位于静观台农园红绿灯路口“花木之乡,蜡梅之乡”,位于静观镇陡梯村高速桥下“乡愁”大型剪纸造型墙贴。

近期,我委正在绘制设计北碚区全域旅游导览图,待其完成后,将设计制作北碚区全域旅游导览图(地面大型立牌)首批预计安装4块,分别位于金刚碑、三花石游客中心、温泉谷入口、北碚区游客集散中心,第二批将安装在各个A级景区。届时,市民及游客将通过全域旅游导览图及时了解北碚区景区分布等情况。

二、关于补齐乡村旅游道路网络和停车场建设短板

“十三五”期间,北碚区以西山环线、东山环线等一大批“四好农村路”为重点,以交通+乡村旅游、交通+特色经济、交通+历史人文、交通+体育健身为抓手铸就美丽乡村交通走廊。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完成通畅公路642公里、通达公路321公里,串起辖区15个街镇、107个行政村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惠及群众50万人,联结起30个乡村产业带。投资8.5亿元,完成G351东阳至合川、G244东阳至大田坎、G212北温泉至沙坪坝、G351三圣至渝北、S542井口至朝阳桥等278公里的干线公路路面改建和升级改造,涵盖15个街镇,惠及群众50万人,串起16个旅游景点和30余个乡村产业基地。同时,完善沿线配套服务设施、绿化靓化自然景观,将生态优势转变为旅游资源,在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上增加彩色路面、停车驿站、观景休憩、人行步道等设施,打造一大批旅游观光路、休闲产业路、美丽致富路,发挥交通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作用。

下一步,将围绕“资源旅游化,建设标准旅游化”的思路,加速公路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修建一批观光产业路、乡村休闲旅游路、美丽致富路。提档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点的农村公路。同时,稳步推进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公路沿线旅游景点指示标志,增加旅游点知名度。结合北碚历史、人文特征,适当考虑在干线路侧空间富裕路段设置绿化带、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厕所等设施。根据需要在乡村旅游公路沿线设置简易驿站、港湾式停车带等。

三、引导乡村文旅项目配套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

近年来,我区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从厕所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成为一项旅游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受到广大游客、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关注。一是高度重视,合理规划景区厕所布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市“厕所革命”精神,在旅游厕所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对景区内景点、旅游沿线旅游厕所的布局进行了统一规划,严格按照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标准,保证了旅游厕所建设的合理布局。二是统一标准,打造旅游厕所品质特色。实行厕所建设前、中、后全程监督,在申报厕所建设之前邀请专业公司进行设计、研讨及现场指导,保证旅游厕所的高标准。三是在建成之后将管理制度、日常清洁记录及管理人员信息及时上墙公示,便于监督,并督导业主单位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如指导金刀峡景区对内藏刀洞公厕、验票处公厕、中峡公厕、下峡沙洞子公厕进行清掏,加装污水处理设施,经整治,4个旅游公厕污水排放均已达到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目前,全区已建设45座旅游厕所2021年已向市文化旅游委申报缙云山黛湖旅游公厕、三花石游客中心旅游公厕2座示范性旅游厕所。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一是督促建设单位加紧建设,按时、高质量完成旅游厕所建设计划。对厕所建设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旅游厕所项目高质量完成。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建设及管理并举、注重管理原则,建立专人负责制,及时掌握建设进度,确保管理工作到位。三是继续深入调查,完善布点规划,满足游客需求。结合北碚区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在今后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中,将坚持上述工作思路,确保全区旅游厕所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关于扶持有条件的农户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农家乐和民宿

近年来,北碚旅游民宿业发展迅速,通过鼓励对农村闲置民宅进行改造置换,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城市资本实行联合联建或股份经营,涌现出了缙云小住、清欢渡、既白民宿、竹林里为代表的精品民宿,以2020年全年节假日数据为例,全区所有精品民宿入住率均达到100%,旅游民宿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拟定政策措施。根据北碚区民宿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北碚区旅游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北碚区旅游民宿产业奖励扶持政策》,支持在具有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乡村发展旅游民宿,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鼓励农户、村集体和具有专业化经营能力的经济组织等,采用自主经营、租赁、联营等方式,参与旅游民宿经营管理,助力北碚区乡村振兴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引导区内旅游民宿有序发展。二是制定旅游民宿招商手册。全面梳理现有民宿及可利用闲置资源,制作了《北碚区旅游民宿招商宣传手册》,对全区现有民宿资源进行宣传,对全区可利用闲置资源进行推介。三是引导成立重庆市北碚区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协会,促进民宿行业自律,产品有序发展,维护和扩延旅游民宿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全区现有闲置资源情况,做好民宿项目包装策划。在缙云山北温泉片区等重点区域,加大精品民宿项目引进,扶持有条件的农户修缮、改造自有住房发展民宿,为广大游客提供特色化住宿服务,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乡村旅游住宿体系。

五、关于大力发展特色乡村餐饮美食

一直以来,北碚区乡村游都备受周边市民的青睐,摘新鲜蔬果、品农家美味、购特色产品,体验康养生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缙云醉鸡、三溪口豆腐鱼、北泉面、兼善三绝、童家溪酸菜鸡、北碚豆花等特色美食。特别是2020年6月,全新打造的全长2公里的三溪口豆腐鱼特色美食街开街,不仅对沿途的商家进行个性化的升级改造,还新增了停车位、休闲设施、观赏打卡设施等,让更多游客过来后既能吃好也能玩好,尽情享受北碚“美味食光”。

下一步,还将因地制宜,继续丰富乡村餐饮美食业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美食+旅游”“美食+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

六、关于专门面向游客设置旅游商品购物店

2020年11月,我区首个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开放,中心主要从事国内旅游经营、旅游咨询、定制包车、租车、票务代理、名优土特产代销等业务,“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元素应有尽有,是满足市民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旅游消费市场培育的综合性平台。

目前,我区正在创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下一步,将在度假区内游客中心设置专门面向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店,提档升级苓茏苑、静观花木等景区内的旅游商品购物店,除特色农副产品外,还将提供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提高游客购物体验。

此复函已经胡一珊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5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