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北碚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期:2017-11-05

北碚府办发〔2017〕140号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7年北碚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各园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2017年北碚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31日


2017年北碚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攻坚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蓝天行动”,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有效应对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促进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确保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6天的目标并争取更多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措施

(一)突出“车、船、油、路”,进一步控制交通污染

1.强化机动车路检和冒黑烟车整治。加强在用车排气抽检和执法,完成机动车排气路检1万辆次。持续开展冒黑烟车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冒黑烟车上路行驶违法行为,加强大型企业机动车入户抽检。(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

2.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加强对辖区2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检验行为,提高检验质量。(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质监局)

3.加强油品质量管理。督促全区油库、加油站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油、柴油,禁止销售达不到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禁止向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销售渣油或者重油。组织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抽检执法,禁止生产、调和、销售、使用不合格油品,确保全区全面使用国五油品。(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局;配合单位:区交委、区环保局)

4.加强油气回收设施运行监管。开展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执法检查,确保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设施稳定运行,禁止擅自停用或闲置油气回收设施。(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区商务局)

5.发展新能源车船。大力发展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交委、区财政局、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分局)

6.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对黄标车采取提前淘汰给予补贴、限制通行、开展专项清理和执法、加强淘汰宣传引导等综合措施,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区交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局)

7.突出黄标车和货运车执法管理。发布我区限制黄标车、货车行驶的通告并严格执行。强化黄标车和货运车闯禁、闯限执法工作,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区交委、区财政局、区城市管理局)

8.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禁止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重油、渣油及劣质油品。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突出工程机械重点,加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控制工作。(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城市管理局)

9.开展机动船舶排气整治。督促机动船舶使用符合标准的普通柴油。新建船舶禁止安装重油、渣油等专用处理设备,限期查处或封停现有船舶重油处理设备。(责任单位:区交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区农委、区质监局、区工商分局,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蔡家岗街道、水土镇、复兴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澄江镇、天府镇)

(二)突出施工扬尘控制和道路保洁,进一步控制扬尘污染

10.严格控制施工扬尘污染。督促全区80余个施工工地严格执行控尘强制规定(全密闭施工、场地坪硬化、车辆冲洗、预拌混凝土使用、烟尘排放控制、易扬尘物质处置、高空垃圾处理、渣土密闭运输、施工湿法作业、视频监控),继续实施“黑名单”管理。督促建设单位把控制扬尘经费纳入工程造价,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对控尘不达标的施工单位予以严厉处罚。(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配合单位: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区交委、区房管局、区城市管理局)

11.有效控制道路扬尘。抓好道路扬尘、脏车入城、运输扬尘、裸地扬尘管控工作,完善道路冲洗和清扫保洁规定,增加冲水频次,确保道路见本色、绿化带无明显积尘,避免绿化带种植覆土污染道路。加大对高性能清扫保洁车的投入,保障运行经费和用水量。全面执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厉查处冒装撒漏的运输车辆。(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区公安分局、区交委、区环保局)

12.开展扬尘控制示范建设。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20个、示范道路20条。(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相关街镇,区环保局)

13.落实污染天气停工措施。在污染天气时,禁止土石方施工和外运,禁止控尘不达标的工地施工。(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各街镇)

14.强化道路扬尘控制考核机制。推行主、次干道“以克论净”的道路扬尘考核机制,确保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扫率保持在85%以上。(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各街镇)

15.强化带泥脏车入城管控。推进入城洗车场建设,开展联合执法,督促带泥、带尘车辆定期清洗。(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交委、区公安分局、区交通执法北碚大队)

(三)突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治理,进一步控制工业污染

16.加强重点行业废气治理设施监管。督促水泥生产(搅拌站)、烧结砖瓦等重点行业稳定运行污染治理设施,10—12月加密监测烟粉尘。督促已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企业稳定运行治理设施,一旦发现超标或者擅自停运设施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各街镇)

17.继续实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督促重庆富皇建材有限公司在11―12月,以及用电高峰、环境应急等时段实行错峰生产,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配合单位:区环保局,童家溪镇)

18.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重庆神驰机电有限公司、重庆紫石东南印务有限公司、重庆戴斯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缙葆实业有限公司汽车维修分公司、重庆宝悦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佳誉汽车维修中心等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挥发性有机物收集率、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蔡家岗街道)

19.完成烧结砖瓦企业整治。全面整治12家烧结砖瓦企业,确保废气治理和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在11—12月,以及雨季、用电高峰、环境应急时段,组织开展烧结砖瓦企业错峰生产。(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配合单位:水土镇、复兴镇、静观镇、澄江镇、三圣镇)

(四)突出露天焚烧和餐饮油烟整治,进一步控制生活污染

20.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巩固已划定的约 263.18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法,严厉查处违规销售、使用煤炭、木材、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蔡家岗街道、歇马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

21.集中整治餐饮油烟。完成15家餐饮服务单位、西南大学11个食堂和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油烟治理,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实现监测达标排放,并建立运行台账,保存维护记录。(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天生街道、朝阳街道、北温泉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蔡家岗街道,区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区食药监分局,西南大学)

22.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突出开展农业禁止焚烧秸秆、林业禁止焚烧病虫害树枝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禁止焚烧秸秆的联合执法,充分调动基层综合执法力量,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集中整治,禁止违规焚烧秸秆,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烧垃圾、露天烧烤、烟熏食品等。制定鼓励政策,以镇街为单位开展试点,推进建设烟熏腊肉集中服务点。(责任单位:区农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林业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区环保局、区食药监分局)

(五)突出联防联控和综合应对,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

23.加强空气污染应对。当出现空气重污染并达到空气质量重污染预案规定的启动条件时,按程序启动应急响应,迅速落实减少用煤、减少排气、减少扬尘、减少用车、减少冒烟、增加降雨、增强监管等“五减两增”措施。完善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在污染天气时,开展联防联控、预警预控,督促落实工业、扬尘、交通、生活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根据空气污染状况和增雨作业条件,及时开展飞机增雨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减轻大气污染。(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房管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国土分局、区气象局)

24.完善法律法规配套措施。做好《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配套措施解读、宣讲、培训和贯彻落实等工作,突出施工扬尘执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机动船舶和码头整治,细化部门责任,确保治污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六)突出预警预报和污染分析,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

25.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完成我区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各街镇,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分局、区气象局等)

26.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结合气象信息综合研判,做好未来3―7日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责任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区气象局)

27.开展科学研究。持续开展颗粒物、臭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来源解析。(责任单位:区环保局;责任单位:相关街镇)

二、阶段性工作重点

(一)2017年10月工作重点。重点控制扬尘源、工业源、秸秆焚烧、露天焚烧等排放的颗粒物。对扬尘源要重点监管施工扬尘控制情况和道路清扫保洁情况。对工业源要重点监管水泥等重点行业烟粉尘治理及达标情况,加快12家烧结砖瓦企业治理并实施错峰生产。对露天焚烧污染要重点巡查敏感点周边、高速公路沿线露天焚烧秸秆、落叶、垃圾等违法行为。确保我区10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天以上。

(二)2017年11—12月工作重点。重点控制交通源、工业源、扬尘源、露天焚烧等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对交通源要重点实施黄标车淘汰、黄标车和货运车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船舶废气治理等措施。对工业源要重点监管水泥等重点行业烟粉尘、氮氧化物治理及达标情况,加快完成烧结砖瓦企业治理工作。对扬尘源要重点巡查施工扬尘控制情况和道路清扫保洁情况,狠抓运输扬尘、裸地扬尘、脏车入城管控。对露天焚烧污染要重点巡查敏感点周边、高速公路沿线露天焚烧秸秆、落叶、垃圾及烟熏食品等行为,并及时查处。确保我区11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天以上、12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天以上。

三、重点开展内容

结合我区大气污染防治实际,重点开展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开展高排放车辆整治与执法。加快淘汰黄标车,重点抽查柴油车,严厉打击不达标车辆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加强对黄标车限行的执法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尤其要加强对敏感点周边柴油货车行驶的管控,减少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

(二)打击销售不合格燃料的行为。加强对油库、加油站销售的车用油品质量监管,要求油库、加油站按国家和市政府要求全面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禁止销售达不到国五标准的车用油品,严厉查处、定期曝光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局)

(三)落实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加强施工扬尘管理,重点督查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市政管网施工、园林绿化施工、土地整治及土石方施工、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施工等工地,督促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规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责令控尘不达标的工地停工整改。对污染严重的违法行为,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行按日连续处罚。(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房管局、区城市管理局,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

(四)落实道路扬尘控制措施。重点落实道路冲洗、清扫保洁作业质量规范。对城市干道、敏感点周边每8小时实施一次冲洗、洒水,在空气重污染时段每4小时实施一次冲洗、洒水,达到道路无积泥积尘和能见底色的要求。加大对冒装撒漏运渣车和带泥车辆的执法力度,严格检查运渣车“三定”(定工地、定线路、定渣场)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上路运渣车办理许可手续、落实建筑运渣车密闭运输情况,以及建筑渣土消纳场办理审批手续、设置围挡并硬化出口和场内道路、冲洗外出车辆和控制场内扬尘情况。加强国道、城郊道路清扫保洁,严查城区以及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冒装撒漏等违法行为。控制绿化带积尘,开展绿化种植覆土整治工作。加强城市建成区带泥、带尘车辆的定期清洗工作。(责任单位:区交委、区城市管理局、市交通执法北碚大队,各街镇,各园区管委会)

(五)落实堆场扬尘控制措施。按照“谁堆渣谁负责、谁的土地谁负责、谁许可谁负责”原则,明确责任划分,能清理的堆场要立即清理,不能清理的要落实覆盖等措施。重点落实好水泥厂、混凝土搅拌站、采石场、砖瓦厂、货运码头等堆场落实覆盖、喷淋等控尘措施。(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环保局、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街镇)

(六)落实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督促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加密监测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对超标排放、擅自停运设施等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连续处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环保局)

(七)加大“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强对小家具、小汽修、小餐馆、小作坊、小玻璃、小食品、小煤窑、小砖窑、小火电、小采石场等“小散乱污”企业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督促其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并确保设施稳定运行;一旦发现污染直排或者设施运行不正常的,立即责令停产整治。(责任单位:区环保局)

(八)落实生活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城市建成区餐饮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排放油烟污染的执法监管,查处长期油烟污染扰民、排放污染物不达标、油烟净化装置闲置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监管执法,及时查禁在禁燃区内销售和使用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露天焚烧垃圾、焚烧落叶、焚烧秸秆及杂草等行为的劝阻、查处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农委、区环保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工商分局、区食药监分局,各街镇)

(九)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多部门联合协作,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惩处力度。对空气污染期间顶风违法、拒不整改的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处罚上限严格处罚,被处以罚款、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连续处罚。(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环保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公安分局)

(十)落实人工增雨作业措施。加大地面人工增雨作业频次,确保大气污染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责任单位:区气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镇,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和行业空气质量改善负总责,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狠抓落实。各街镇要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攻坚行动的细化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增添措施、强化保障。有关部门要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针对影响空气质量重点任务和督查难点工作任务制定专项攻坚方案,突出交通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控制、宣传报道、监察追责等工作。

(二)加强舆论引导。按照区蓝天行动工作督查组《关于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题报道的通知》(北碚蓝天行动发〔2017〕31号)统一部署,加强我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现场采访,加大采访频率,对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要大力宣传推广。区环保局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北碚报和北碚电视台开设“曝光台”,每周对重点污染源整改不力、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营造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查考核。由区蓝天督查组牵头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对各责任单位秋冬季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各责任单位每日将工作开展情况在蓝天工作群上报告(群号301967998),每周一将上周工作小结报送至区蓝天督查组。区蓝天督查组负责综合协调、预报预警、巡查督查和信息汇总,每周通报检查情况和信息报送情况,并及时将重要情况报告区政府,对行动开展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追责问责。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武装部。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31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