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文章标题
  •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索引号
  • 115001090092980506/2021-00190
  • 发文字号
  • 北碚府发〔2021〕93号
  • 发布机构
  • 北碚区政府办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建设规划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规划
  • 成文日期
  • 2021-12-24
  • 发布日期
  • 2021-12-24
  • 有效性
  • 有效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北碚府发〔2021〕9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园城管委会,各在碚市属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4日


重庆市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谋划全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特编制《重庆市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是《重庆市北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细化落实,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3.81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7.9%,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5.13亿元增加到17.64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态势持续向好,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10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8.28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北碚休闲度假旅游业的靓丽名片,全区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3亿元,柳荫镇、金刀峡镇胜天湖村等5个镇村被评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村,澄江镇北泉村、柳荫镇东升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东阳街道西山坪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成功选入气候养生类旅游目的地。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新提升。粮油、生猪、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要农产品保障稳定有力。202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3.69万亩,年产量4.44万吨;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12.67万亩,年产量19.36万吨;生猪年出栏2.24万头。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花木、林果等主导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全区花木种植面积6.85万亩,年产值7.3亿元;林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量2.43万吨;柑橘果苗繁育基地达2000亩,年产能(容器苗、接穗)3500多万株(枝)。静观镇产业强镇项目入选全国100个精品案例,素心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全区实施高标准农田7万亩,农机作业条件大幅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推出柑橘优新品种(砧木)8个。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发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2家、区级达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8家,纳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名录53家,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建各类休闲农业园和农业标准化基地75个、科技示范基地12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51个,全区有效期内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达8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焕发新面貌。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有序开展,在涉农街镇全覆盖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力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治理生活垃圾行政村101个,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5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垃圾分类体系覆盖城乡,在全市首创“周三有害垃圾集中投放日”;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7%,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达77.83%。统筹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肥料包装袋回收率达61.6%。大力实施村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五化工程”,累计创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19个,绿色示范村32个,柳荫镇东升村、歇马街道虎头村、静观镇吉安村、三圣镇卫东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静观镇素心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累计减贫1818户5320人,3个市级贫困村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1.7%降至0%。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控辍保学攻坚行动,累计资助各类贫困学生33万余人次,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10个,“七重”医疗保障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全面落实,累计救助贫困人口3200余人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改造农村危房2820户,全区“四类”重点对象和无能力改造的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现全部保障。全区脱贫人口可支配收入达14211元,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显著缩小。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激发新活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稳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界定村级成员资格人数28.65万人,设置个人股股份数量359.64万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法律地位而无法人地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3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建成达效,实现村村有经营性收入,提前两年半在全市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350余万元。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稳步推进,1.8万余名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农村“三变”改革等工作举措成功入选全市典型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呈现新局面。精准推进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街镇规划、村规划应编尽编。统筹推动乡村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通畅公路642公里、通达公路321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100%、90%;丰子岩水库竣工投用,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自来水普及率达99%;农村地区人口聚居区4G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保持在95%、96%。建成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个,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达22258元,较2015年增长53.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9︰1调整为1.98︰1,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展望“十四五”,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全国看,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三农”“压舱石”和“战略后院”地位将更加凸显。

我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有诸多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从政策环境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路线图、任务书和优先序。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在“三农”领域的投入,为全区农业农村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带来良好政策机遇。从区域发展格局看,北碚地处重庆主城向北向西发展交汇的主战场、成渝“双核”相向发展的对接带,是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四大创新产业片区之一,拥有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自贸区“三区叠加”独特优势,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城市对乡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必将持续增强,为扩大农业农村对外开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市场消费看,国家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升级、优化城乡消费结构提供了良好环境,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农产品、乡村旅游等需求更加迫切,北碚广大农村背靠重庆主城都市区核心区这一巨大消费市场,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来新的内生动力。从自身条件看,北碚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山水泉林峡相映生辉,农业产业基础扎实,乡村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拥有西南大学这一农业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金矿”,全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备独特优势。

我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市对乡村“虹吸”效应明显,如何发挥城市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和乡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还有待深入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在其他产业中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面临生态保护压力加大、农业规模化经营用地成本高、用地指标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档升级困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农业相关人才短缺,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用人难、留人难、人才培养成本高等问题。农业融资渠道不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民生保障还存在一些短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增强,基层组织能力较为薄弱。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北碚“一城四地”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聚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抓手,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四五”时期我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业农村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协调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政策供给,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加快补上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深化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分类推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施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总体规划、片区联动、差异发展、各具特色、校地合作、多元一体”思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走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十四五”期间,围绕“2+2”工作目标,努力建成“两中心”、建设“两区”,打造国家级都市现代农业的样板。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乡村建设行动取得全面进展,以花木为主题特色的美丽乡村展现新面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建成全国区域性良种繁育中心。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就地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建设全国一流的柑橘、蜡梅、魔芋、嘉陵江特色鱼类等良种繁育基地,赋能“两群”地区发展柑橘、蜡梅、魔芋种植以及鱼类养殖产业,“两头”在碚、“中间”在外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建成西部山地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支撑持续增强,智能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建设全区农业产业数字“一张图”,智慧农业监测网络基本覆盖蜡梅、柑橘苗木等主要产业,“1+3+N”(1个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3个农业科技展示平台、N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智慧农业体系逐渐形成,建成西部山地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更佳成效,乡建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幅提升,建成重庆市乡村振兴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学有经验、看有亮点、晒有形象”的示范效应更加突出。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区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加顺畅,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拓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民收入全面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1.9︰1,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建设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农业农村发展布局,积极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粮猪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更加充足,加快壮大绿色果蔬、柑橘、花木、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建成全市最大的花木展示区、市级花木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发展精品农业、景观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都市农业,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得到充分挖掘,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批独具魅力的特色院落不断涌现,“缙云民宿”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农文旅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成为成渝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

专栏1 北碚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2025年

指标

属性

农业高质高效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4.44

4.31

约束性

2

肉类总产量

万吨

0.26

0.41

预期性

3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9.4

>18

预期性

4

花木产业年产值

亿元

7.3

7.8

预期性

5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7.64

21

预期性

6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0.77:1

1.5:1

预期性

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

万人次

200

300

预期性

8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52

54

预期性

9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0.5112

0.5152

预期性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

98

98

预期性

11

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数量

51

55

预期性

12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9.5

93

约束性

乡村宜居宜业

13

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

%

90

100

预期性

14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99

>99

预期性

15

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

%

77.83

80

预期性

16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87

90

预期性

17

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3.5

13.8

预期性

18

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

70.3

85

预期性

农民富裕富足

1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258

31100

预期性

20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

1.98:1

1.9:1

预期性

21

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

40

80

预期性

22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96

预期性

23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

95

预期性

24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10.4

12

预期性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继续在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节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责任和工作落实,确保投入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在新政策出台实施前,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持续做到“五级书记一起抓”,完善区、街镇、村三级协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机制,推动区与街镇、街镇与村继续签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书。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继续深化财政专项资金“五改”到户试点,继续实施对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效果明显的贷款贴息、政府采购、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政策。农村基建、用地、社保等政策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做到不减存量、合理倾斜增量。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以脱贫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为重点,持续分类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选派工作,完善选派制度、确保选优派强、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开展脱贫攻坚对象和成果“回头看”,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机制。

第二节 抓好衔接要点

做好体制机制衔接。加强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两者在领导机构、工作班子、人员队伍、体制机制上的有效衔接,清单化明确衔接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向乡村振兴全面平稳过渡。按照“区负总责、街镇抓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体制,建立完善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好对各部门、各领域涉农工作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议事协调机制。各行业部门切实加强各自领域衔接工作的调研指导。持续增强脱贫村党组织的带头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常态化调研督导制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考核机制有效衔接,完善街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脱贫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考核时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点。

做好政策衔接。过渡期内保留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聚焦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做到不减存量、合理倾斜增量。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对脱贫攻坚实施以来的帮扶政策进行逐项研究、系统梳理、优化调整,分类提出衔接意见,推动符合发展需要的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一批支持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探索创新一批衔接政策包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包、资金包,着力激活农村“人”、“地”、“钱”要素。脱贫攻坚项目库中未实施的项目和深化实施项目在乡村振兴中接续实施。

做好工作衔接。完善乡村振兴局职能和定位,确保原有机构级别、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均保持不变,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把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举措全面衔接到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方面,由重点解决一家一户的脱贫问题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转变;在促进就业方面,由重点解决脱贫户就业难、生存难向就业稳定、多样转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重点解决脱贫人口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向更加通畅、更加优质、更加宜居转变;在公共服务发展方面,由主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等向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转变等。

第三节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按照“先行示范类”“重点帮扶类”“积极推进类”将街镇进行细化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先行示范类”以澄江镇、静观镇等产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街镇为主,高起点、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达到全市领先水平。“重点帮扶类”以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等原脱贫攻坚重点镇为主,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足用好帮扶政策,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返贫及新增贫困。其余街镇为“积极推进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图景。

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按照“抓重点、求突破、见效果、树样板、出经验”和“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精神”要求,高标准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镇、8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持续推动原3个市级脱贫村乡村振兴,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按照“一高、两低、三薄弱”标准,确定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

专栏2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表

序号

类型

街镇、村名称

备注

街镇分类

1

先行示范类

澄江镇、静观镇

2个

2

重点帮扶类

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

3个

3

积极推进类

歇马街道、天府镇、东阳街道、复兴街道、水土街道、蔡家岗街道、施家梁镇、童家溪镇、龙凤桥街道、北温泉街道

10个

村分类

1

乡村振兴 重点示范村

静观镇素心村、柳荫镇东升村、金刀峡镇胜天湖村、东阳街道西山坪村、歇马街道文凤村、三圣镇天宫村、天府镇中心村、澄江镇柏林村

8个

2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村

柳荫镇永兴村、柳荫镇明通村、三圣镇春柳村、金刀峡镇胜天湖村、金刀峡镇小华蓥村、静观镇中华村、澄江镇史家村、歇马街道虎头村

8个


第三章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粮食稳产保供,是稳经济、稳全局的压舱石,“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是稳预期、稳民心的基本盘。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持续稳定供应。

第一节 稳定粮食生产

加快粮油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稳面积、提品质、拓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稻,鼓励种植彩色水稻。稳定发展优质高产玉米,扩大鲜食糯玉米种植面积。推动扩规模、推新品、增效益,实现油菜产量稳定增长。到2025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4.31万吨以上。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分类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经营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

第二节 提高“菜篮子”保障水平

稳步提升生猪产能。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地定畜,种养结合,加快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依托正邦等生猪养殖重点企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恢复生猪产能。加强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信息技术在养殖环节中的应用,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建设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设备,建设智慧养殖示范场。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强化生猪重大疫情防控,引导养殖场(户)改善防疫条件,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情。到2025年,力争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

提质发展蔬菜产业。以天府镇、柳荫镇、三圣镇、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等蔬菜保供基地和“菜篮子”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早春菜种植,稳定大宗时令蔬菜品种生产,增加速生叶类蔬菜、18万吨以上。围绕城市消费需求,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扩大新优品种种植,调整产出结构,丰富各季上市品种,切实提高均衡供给能力和产品上市率。引进和推广一批优质、抗病和高效的优良品种,努力扩大优质、高产、适销对路品种比重。广泛应用嫁接育苗、基质穴盘育苗、遮阳网育苗、瓜类网室、水肥一体化、黑膜防草、小拱棚栽培等适用技术和杀虫灯、黄板、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全区蔬菜产业整体质效。

专栏3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工程

粮油保障工程。稻谷总产量1.6万吨以上,玉米总产量1.77万吨以上,稻谷、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8万亩以上;油菜播种面积稳定在0.75万亩以上,总产量0.08万吨以上。在东山环线三圣、柳荫、金刀峡等镇,集中连片发展彩色水稻、高油酸油菜等粮油新品种1万亩,打造成为全市现代高科技农业种植示范区。

生猪保障工程。推进正邦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项目建成达效,力争年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

蔬菜保障工程。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新改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上,推动建设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

第三节 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构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水保肥和控污修复,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第四节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

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种子基地,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集中力量、分期分批推进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生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集中连片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农机运用空间,提高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加强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全程监管。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和提质改造机制,落实建后管护主体和管护经费,确保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作用。构建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生产核定、市内交易、收益反哺”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专栏4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2万亩,打造1-2个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七化”(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示范区,以江东片区为核心成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7.5万亩。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以静观、柳荫、三圣、金刀峡、澄江等镇为重点,新建、整治山坪塘600口,新建、整治蓄水池200口,新建、整治渠道80条;改善灌溉面积5.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以上。


第四章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品种和优势产品,合理布局花卉苗木、特色林果两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深入拓展农业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旅游、度假等功能,推进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一节 优化农业区域发展布局

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加快农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构建“一区一园多点”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发展格局。“嘉陵悠谷”—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围绕北碚绕城高速下道—至两江新区高速上道口约272余平方公里范围,以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为核心,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三个万亩”精品产业提质工程,打造“嘉陵悠谷—梅香西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嘉陵悠谷——粟漫东山”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响北碚乡村振兴名片,打造西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缙云原乡”—“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持续巩固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沿缙云山、中梁山环线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一批精品果蔬基地,发展培育一批“缙云民宿”,打造一批“缙云人家”特色院落,农业农村生态功能得到充分挖掘,休闲农业品质加快提升,绿色生态的种养循环体系逐渐形成,打造上山看景、下地采摘、依水休闲、入谷养生的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努力建成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国区域性良种柑橘繁育之乡。都市现代农业特色示范点。立足各街镇产业实际,大力发展文创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和精致农业,积极推进种植示范园、养殖示范场和育苗研发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较大、产业链较完整、技术水平较高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镇、村。

图1 北碚区农业区域发展布局图

第二节 提质发展两大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围绕花木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实施花木产业“千品百园”精品提质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区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到6万亩以上,其中蜡梅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种植品种达到1000个,花木精品园达到100个,打造全市唯一以花木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协会)主体、科研院所技术支持,建立“北碚花木产业培育中心”,围绕鲜切花(蜡梅)、盆花、盆景、食(药)用花卉以及绿化苗木(草坪)等五大板块,引进并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建设花木销售线上交易平台,形成花木生产销售数据链,连接昆明斗南鲜花交易平台,力争打造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单品鲜花交易市场。持续深化与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合作,以静观为核心,碚金路、三金路以及东山西山环线为轴线,推进花木种植基地及精品观赏园景观化建设,鼓励发展花木休闲体验、美容养生、插花培训、文化节庆等服务产业,定期举办蜡梅盆景比赛、蜡梅书画摄影展览等特色活动,促进花木产业与休闲旅游以及文化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花木产业联盟。

做精做靓林果产业。充分利用北碚近郊型农业的资源、区位、技术等优势,按照“你有我早,你早我精”的原则,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林果产业区域布局,重点在金刀峡、三圣、静观、柳荫等镇打造桃、李、梨、枇杷等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在东阳、歇马、澄江、龙凤桥等街镇打造集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水果园。以澄江镇、歇马街镇为中心,实施“万亩林果”巩固提档工程,优化林果品种结构,开展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快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和乡土品种优化培育,促进时令水果多样化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新建一批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柑橘果园,因地制宜开展低产劣质果园改造,推进主要树种品种更新换代,走柑橘精品化发展道路。科学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设施林果产业生产标准化,推广柑橘、葡萄、枇杷、樱桃、草莓等设施栽培技术,提升优果率。

专栏5 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千品百园”花木精品提质计划。全区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其中蜡梅种植面积增加到5万亩以上,打造花木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建设花木新优品种引种驯化圃100亩,争取花木种植品种总数达到1000个。围绕切花、盆花、盆景、药食用花卉、工程绿化苗木及草坪种植等提升种植基地10000亩,建设特色盆花生产与盆栽园艺体验基地1000亩、盆景生产与展示培训基地500亩,培育并打造花木精品观赏园100个。新建蜡梅新产品培育培训基地100亩,选育早、晚花期蜡梅新品种,开展花木与粮食及经济作物套种试验,在西山环线沿途的天府、静观、柳荫、金刀峡、三圣等镇新增蜡梅种植4万亩,建设蜡梅精品种植园3个,打造全国最大单品花卉(蜡梅)种植基地。

“万亩林果”巩固提档工程。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发展林果良种繁育基地3个,新建良繁基地1000亩;新建柑橘果园3000亩、桃李产业3000亩、其他特色水果1000亩,提档升级红豆杉基地;改造低产劣质果园5个以上,改造面积2000亩;发展设施林果产业1000亩。

其他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提质增效生态渔业,拓展休闲垂钓等业态,发展绿色健康养殖,全区生态渔业养殖面积达2000亩,推广池塘循环养殖、生态沟渠、多级沉淀等尾水治理技术。建设1个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

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工程。建设江东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大学现代农业科教基地、静观田园综合体。建设素心蜡梅、胜天湖梨、东升水稻、茅庵村红豆杉等“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0个。

第三节 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规划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围绕“后备箱经济”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整体水平。重点围绕蜡梅、红豆杉等产业,创新超临界萃取等技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中铁建竹基材料达产达效,支持天润食品、佳仙食品、西农茶叶、西大魔芋等企业技改提升。创新开发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加快发展传统手工面、杂粮和茶叶等旅游土特产品,盆景、根雕等工艺制品,探索开发食用、化妆、医疗、保健类旅游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招大引强,引进全产业链“链主”企业,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5:1。

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加强北碚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街镇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贮藏设施和场区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构建以区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街镇农贸市场和城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短链流通模式,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型经营主体与超市、社区、学校等消费端对接,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模式。加快建设从区到村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强化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及快递企业等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衔接整合,建立农村公共仓储配送网络。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支持打造龙凤桥物流集散中心、静观农贸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优化整合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产品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广运用追溯码、电商码等新技术,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打造从生产到消费全程“不断链”的农产品智慧物流系统。

专栏6 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工程

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初加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区级以上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在静观、三圣、金刀峡等镇,利用蜡梅、红豆杉等产品引进企业建设加工厂2个,建设加工型蜡梅示范与产品体验基地500亩、食药兼用花卉生产与加工体验基地500亩。引进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落户北碚或设立分中心,建立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保鲜物流技术研究中心、优势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

农产品流通服务业。完善全区15个涉农街镇村级冷链物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基地4处,新改建保鲜冷藏库房8个,配置冷藏车8辆,配套完善果蔬分拣包装、冷链设施。建设龙凤桥物流集散中心、静观农贸物流中心。

第四节 打造成渝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首选地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布局。立足全区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结合全区城镇发展空间格局和交通脉络,构建“一区一带四板块”的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环缙云山乡村休闲度假区。围绕澄江片区以及歇马街道、北温泉街道部分乡村地区,依托缙云山-北温泉度假区,结合温泉谷两山生态文旅产业园建设,推动温泉养生与气候养生、养生农业融合发展,整体塑造大缙云区域“生态原乡·度假秘境”新形象,打响缙云网红民宿聚落品牌,助推全区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地。嘉陵悠谷乡村游憩体验带。以碚金路、三金路为主轴,以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为重点,依托金刀峡景区、静观花木景区,聚焦乡村游憩、户外运动、访古探峡和农事体验等产业,整体连片打造金刀峡避暑胜地,塑造“四季花香·诗画田园”区域新形象。西山创意农业板块。围绕天府镇、柳荫镇、静观镇、金刀峡镇、水土街道部分区域,以“创意农业”为主攻方向,促进文化创意、艺术创造、科技创新等与花卉、林果等产业融合,建设农业主题公园,引领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东山乡村旅居板块。围绕柳荫镇、静观镇、三圣镇、复兴街道部分区域,突出养心、养生、养老,按照乡村有文化、有历史、有家族、有独特的生活方式,丰富乡音、乡土、乡情,引导农家乐向高端民宿转型升级。都市田园休闲板块。围绕童家溪镇、施家梁镇、蔡家岗街道、龙凤桥街道部分区域,以发展“精致农业”为主攻方向,发展蔬菜配送、田园餐饮、田间休闲等小型休闲采摘农业,打造美丽田园风光。东阳田园客厅板块。围绕东阳街道片区,以田园休闲为发展重点,依托苓茏苑、张飞古道、白羊背等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主客共享的田园板块,打造北碚田园休闲示范区。

图2 北碚区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布局图

打造缙云民宿聚落经济。立足全区山水资源禀赋,融入巴渝农耕文化,建设具有原乡味、原乡情的特色乡村民宿。打造柳荫(农耕体验)、水土(休闲农庄)、复兴龙王村(美食)、缙云山(生态+观光)、金刀峡七星洞(避暑)5大民宿聚落,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民宿争创“缙云民宿”,延伸“缙云民宿”品牌效应。鼓励多元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创客队伍有序进入乡村民宿经济领域,支持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创业,构建以社会资本为主、村集体和农村居民为辅的经营格局。加强旅游民宿用地保障,对旅游民宿进行点状布局、点状报批、点状供应。建立乡村民宿管理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建立乡村民宿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丰富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北碚特色农耕文化、巴渝文化、乡建文化、温泉文化、名人文化、园艺文化、工业文化,丰富全区休闲农业发展内涵,打造一批集风光优美、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示范点。支持唐门彩扎、静观花木蟠扎技艺、三圣大鼓、龙凤车灯、竹编、华佗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促进活态传承和特色经营相结合,开发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产品。

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创建。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做优重庆静观蜡梅文化艺术节,策划开展“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丰收、冬季赏梅”四季节庆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有声音,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休闲农业节庆活动品牌,提高全区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拓展旅游营销渠道,推动体育旅游业融合发展,加快东山登山步道和环山旅游公路建设,举办山地自行车、半程马拉松等竞技赛事,培育塑造乡村运动康养旅游形象。创新“旅游+科普教育”“旅游+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医疗康养”等发展模式,精心打造8条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全域旅游网络。

专栏7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项目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培育。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打造集科研、科普、教学、生产、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柑桔公园。提档升级桑蚕种养、科普教育、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桑蚕博览园1座。实施天府采煤沉陷区产业振兴项目,实施文干路、代家沟景观提升,打造音乐矿坑,发展民宿产业。建设蜡梅文化风情体验园500亩、花木生态观光园2000亩。改造提升休闲农业园30个以上,完善配套设施。

“缙云民宿”集群培育提升。通过引进业主或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的模式,依托“缙云民宿”品牌,重点在缙云山片区培育发展或提档升级打造精品民宿100家。

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品质提升。新建和改扩建金刀峡旅游环线、西山环线、东山环线、云雾山环线、西山坪旅游环线等100公里,完善交通标识标牌体系。新、改扩建特色旅游公厕30座以上。建立文旅舆情监测与应急响应系统、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和客流预警信息系统,实施旅游服务行业全员培训计划。


第五章 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在碚高校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星创天地”、蜜桃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度整合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高等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等科技资源,围绕全区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全国柑橘科技创新中心、蜡梅科技创新中心、红豆杉科技创新中心,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和“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支持“长江上游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发展,推进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三峡库区农产品可持续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西部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农业科研成果。积极融入成渝科创走廊,建设国家级、市级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有引领性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间成果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加强与西南大学交流合作,协同开展水产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及水产技术研发,积极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与推广应用。加强农业“星创天地”、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开展“院(校)-地”“院(校)-企”合作,构建“顾问专家团+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员”纵向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推动形成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和高素质农民“三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鼓励引导具备农技推广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农业科研“后补助”试点,提高农业创新服务效率。健全联合联动体制机制,持续推动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发展,打造校地合作“升级版”。持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新动力。优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提高科研人员技术创新收益。持续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节 建设完善国家区域性柑橘种苗繁育基地

加强柑橘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依托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积极开展柑橘种质资源搜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力争柑橘种质资源保存量超1800份。推动建设以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为载体的柑橘生物安全研发中心、现代柑橘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柑橘科技文化博物馆,支持建设重庆三峡柑橘科创研究院(重庆橘谷),打造“芸香优荐”现代柑桔技术服务平台。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适宜不同生态区域和市场需求的柑橘新品种。提升柑橘病毒规模化脱毒能力,加速脱毒、检测和快繁进程。聚焦种苗生产轻简化、机械化、工厂化以及加工贮藏、质量检测、高产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品质测试等重要环节,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强化柑橘种苗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北碚区柑橘害虫天敌扩繁基地、国家柑橘苗木脱毒中心二期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果树种质质量重庆柑桔圃升级改造。引导各产业主体根据主体功能选择性建设功能园圃,鼓励支持育苗企业建设三园三圃。加强柑橘种苗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慧化柑橘种苗生产示范基地,提升种苗繁育生产能力和苗木质量。强化育苗企业种苗生产主体地位,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柑橘产业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国一流的柑橘种苗产业发展中心。建立完善柑橘种苗综合信息平台,提高全区柑橘种苗生产、交易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柑橘种苗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健全种苗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品种真实性、种苗质量、病虫害等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加强品种质量检测、真伪鉴定、品种认证、苗圃认证、市场监测和品种展示评价等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柑橘种苗质量追溯体系,提高柑橘种苗技术服务能力。加强种苗市场执法和质量监管,健全柑橘种苗例行监测机制。强化进出境种子检验检疫,开展疫情监测及监督抽查。建立柑橘危险性及新发突发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有效控制危险性病虫害入侵。健全种苗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加大种苗大户扶持力度,提高柑橘种苗生产主体积极性。

专栏8 国家区域性柑橘种苗繁育基地提档升级重点项目

种苗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和生产能力提升。建设优新脱毒种质资源创制与快繁体系,扩建病毒病检测室500平方米,新建引种隔离网室1000平方米。推动种苗生产基地能力与质量提升,新建优质单系砧木种子生产基地150亩、柑橘新品种(新材料)区试评价园250亩。建设现代化种苗生产示范基地,新增基地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监控系统3套。

种苗安全生产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危险性及新发突发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体系和种苗认证及质量追溯体系,建立柑橘病虫害监测点15个,改造柑橘种苗检测认证实验室200平方米,补充部分检测仪器设备20台/套,建设完善柑橘种源管理与追溯系统。

智慧种苗基地及交易培训中心建设。建立种苗基地全域信息化平台,建设“西南地区果树种苗交易中心”1个。

种苗基地生产资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种苗基地投入品生产与产业化体系、种苗生产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品牌建设,培育柑橘种苗营养土生产企业1-2家、遴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1-2家、柑橘种苗农资社会化服务企业2-3家,策划并注册区域性公共品牌1-2个,建设北碚柑橘种苗品牌运营中心1个。

柑橘种苗生产销售机制及模式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柑橘种苗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互联网+柑橘种苗”,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强柑橘种苗和投入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机械作业的农作物新品种,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加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提高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特色林果业、生态渔业等领域拓展,加大机械化经果园建设技术规范的应用力度,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宜机化配套建设、经果园土壤绿肥机械化培肥、土壤机械化整地深松、水肥渣机械化抽排循环利用等技术,鼓励应用植保无人机等节本增效新设备。构建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用相结合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积极推进西南农业智能装备科技创新中心、丘陵山地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研究工作,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推进农机服务机制创新,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集中育秧、农机具存放以及农产品产地储藏、烘干、分等分级等设施和区域农机维修中心,鼓励农机服务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机企业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信贷投放,对参加保险的农业机械给予保费补贴。

第四节 加强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

推进品种培优。扎实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与评价,加强嘉陵江流域水产种质资源和缙云山区域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家蚕种质资源库、花木(蜡梅)种质资源库。加快优势特色产业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在对现有传统品种保护的基础上,筛选提纯一批可直接利用的地方特色资源。整合区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技术力量,开展农产品良种联合攻关,重点推进柑橘、蜡梅、枇杷等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创新。进一步调优蔬菜、林果、花木等作物品种,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基本实现主要农经作物良种全覆盖。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与重庆市农科院、西南大学构建“柑橘、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科企联合体,增强全区种业产业竞争力。

推进品质提升。聚焦“产出来”和“管出来”,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生产、经营许可和市场监管,落实高风险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实施作物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项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推动主要农产品监测、检测网络体系技术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用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快融入全国追溯“一张网”。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企业占比达100%。

推进品牌打造。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发展“好品碚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静观蜡梅、1个特色农产品展示馆,推出打造以精致特色农品为主材的“北碚宴”。支持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引导具有北碚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参与“巴味渝珍”评选、授权。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到2025年,确保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保持在90个以上。

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绿色导向、市场导向,实施“质量兴农”先进标准专项,支持本地骨干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订修订。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序推进标准化蔬菜基地、标准化水果基地、标准化花木基地、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到2025年,连片打造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1万亩,打造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以上。

第五节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支持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发展壮大单体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升指导扶持服务水平。建立示范社名录,持续开展国家、市、区级示范社三级联创,力争2025年全区规范发展合作社700家。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引导广大农民和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把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种养大户和专业大户纳入名录管理,力争2025年全区家庭农场达到100家。强化家庭农场指导服务扶持,鼓励家庭农场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家庭农场示范创建。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产业着力壮大国家、市、区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力争到2025年,全区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家。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大型农业企业集团,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打造知名企业品牌。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模式,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广“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新型产业化经营服务模式,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联合体资金内部有效流动,促进科技转化应用,加强市场信息互通,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推动联合体各成员融通发展。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围绕特色效益产业,大力发展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废弃物处理、生产托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统一特色经济作物技术规范,以生产托管的方式开展果园管护、有机肥施用、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清洗包装等环节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第六节 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扩大农业国际合作。主动对接重庆市“1277”国家级开放体系建设,借助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引进国内外农业科技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科技和优质种质资源。做靓国际化品牌体系,以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企业品牌为支撑,精心打造出口产品“金字招牌”。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农跨国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市级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加快贸易模式创新,加快公用品牌线上线下网络构建,支持建设境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开展持续、多元的品牌营销传播活动,力争农产品进出口额年均增长5%以上。

加强农业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国农产品交流展会、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种农业展会,推进产销衔接,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引导市内外大型批发市场与全区的蔬菜、花木、林果、生态渔业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依托全国首批区域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壮大种苗产业,向周边省市提供无病毒优质柑橘种苗。积极融入成渝都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与川渝非毗邻地区协同联动,深化“绵碚”交流合作,打造现代农业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重点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完善区域常态化联系联动、合作交流机制,推动与“一区两群”区县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江东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国家级进境植物隔离圃、城市生鲜冷链食品物流基地、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等项目,打造重庆对台农业窗口。

全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持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专业团队建设,健全农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加强市、区级部门互动协作,主动联系驻成渝两地领事馆,加强驻外地商会和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驻渝商会、涉农协会、农业企业沟通协调,营造纵横交错、政商互动的开放合作网络化生态。提升外资利用水平,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区农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扩链、补链、强链,重点引进市场行情好、与我区资源禀赋匹配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确保重庆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地科温泉谷项目(锦艺·静海观梅)、三圣中小企业集聚区等项目招商取得实质进展。


第六章 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都市现代“智慧农业”,推动建设山地特色“数字乡村”,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不断壮大乡村数字经济。

第一节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

推进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智能化建设,围绕特色种养业大力开展智慧农业技术攻关和智能化试点,促进相关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加工流通、市场销售、安全追溯等环节融合应用。推进农机化与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农机管理系统,加快实现农机调度、安全监管、推广展示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持续开展智慧农业建设试点示范,积极创建东山环线现代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三圣智慧桃园、金刀峡智慧生猪养殖场等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立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建设农业产业数字化地图,提高对农业资源要素、生产过程、时空方位及生产环境的感知、诊断、决策能力。

第二节 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深化校地合作,建设完善“三农”大数据平台,深入挖掘农业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加强农业农村部门政务数据资源与涉农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大数据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加快推动涉农信息系统整合和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数据产品,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作协同,构建全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争取全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在碚建设。积极开展柑橘、单品花卉(蜡梅)等全产业链大数据综合应用试点,探索可复制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模式。

第三节 发展壮大农村电子商务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系统。加强农产品网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品控分拣、打包配送、统配统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增强农产品网销能力。鼓励电商企业、农业企业、区政府开展合作,建立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产业园等服务机构,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区域电商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和优化,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电商配送能力。积极培育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力争2025年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5亿元。

第四节 强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积极推进益农信息社功能提升,完善公益、便民、电商、培训四类服务,推动实现信息进村入户。统筹空间布局,集聚资源要素,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推动智慧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功能形态良性运转的产业生态圈,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全面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探索发展农业生产“云服务”,加强服务供需智能对接、服务质量远程监管,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运营机制。

专栏9 “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

“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示范建设。建设都市现代“智慧农业”示范点5个、山地特色“数字乡村”示范村10个,实施天润食品智能化改造升级和江东智慧农场建设项目。

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2个以上。

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完善益农信息社116个,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实现网络全覆盖、服务无盲区、运营可持续。打造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5个、“互联网村”50个。


第七章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原则,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便捷畅达、美丽宜居新农村。

第一节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小城镇规划,有序推进场镇改造提升,加强重点道路沿线综合整治,把场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载体、城乡融合的纽带。优化完善全域全要素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农村地区“一张图”管理。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适应村庄发展演变规律,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遗产遗址保护与展示。完善农房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质量监管。尊重农民意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第二节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外通内联水平,加快实施街镇通三级公路、老旧公路改造和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加快推进金刀峡旅游环线、西山环线、东山环线、云雾山环线、西山坪旅游环线等100公里改造,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着力打通断头路、连接道,实现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100%通硬化路,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500公里以上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实施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通得好”。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路长制,落实管养主体责任。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加强农村中小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农村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到2025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

强化农村通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推进光纤、4G等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分类分阶段推进城乡关键节点的5G网络覆盖,全面满足街镇移动通信网络高速接入需求。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农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建设。

加快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继续推进燃气下乡。积极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

专栏10 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新建和改扩建“四好农村路”500公里,新建入户便道500公里,实施乡村道路“生命护栏”新建和改扩建200公里。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实施东阳街道、天府镇、澄江镇、金刀峡镇、静观镇等街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巩固提升饮水人口2万余人。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治理河长3公里。

第三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整改全区推进厕所革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续分类、分区域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00户,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推进人口规模较大村庄、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建立健全农村厕所运行维护机制,持续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近郊农村延伸,建设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聚居点、乡村旅游重点地区污水处理站建设、管网建设和运营维护。因地制宜推进散居农户采取人工和自然湿地、生物塘、化粪池等污水生态处理模式。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模式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农家乐、民宿生活污水处理的监管。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农户覆盖率达80%以上。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区、街镇、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覆盖。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到2025年,保持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建成59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继续推进“千村宜居”计划,新建20个美丽宜居乡村、6个绿色示范村,探索“美丽庭院”“美丽场镇”示范试点建设。以“五沿”区域、示范片区为重点,深入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实现村庄公共区域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江东示范片建设,实施一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特色院落。依托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开展农房风貌及院落景观特色化设计,指导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由财政补贴运作的积分奖励机制,支持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

专栏1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一期三圣镇天宫村、是平村,静观镇素心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天府镇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完成镇级二三级污水管网改造约10公里。梯次推进农村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污水治理。

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农村户厕1500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连片整治江东片区柳荫镇、三圣镇、静观镇、金刀峡镇片区和缙云山片区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旧房整治提升1000户,安装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10000盏。实施“缙云人家”特色院落提质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精品院落100个。

第四节 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优化完善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配齐教学设施设备。深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推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特色办园,切实加强对农村薄弱幼儿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促进区内师资优质均衡配置。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支持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发展,广泛开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增强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和防控能力。推进“医通、人通、财通”的医共体建设,加快甲级乡镇卫生院创建步伐,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调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按照“一村一室”优化村卫生室设置。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务。开展和规范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提升,推进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实现每个街镇卫生院配备1名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名乡村医生。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将居民全生命周期预防保健、就医转诊、检验检查等基本信息汇聚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逐步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强化特殊救助帮扶,加强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健全完善进城落户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加快街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互助点(服务站)建设,提升街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和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托育事业,发展多种形式、多元供给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提升文体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加快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现街镇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全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创作推广贴近“三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持续开展“缙云诗会”“缙云之声合唱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碚城同读一本书”“北碚读书月”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持续开展送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推动街镇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全覆盖。推动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强化农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大力推广普及乡村趣味健身、广场舞、棋类、球类等体育项目,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到2025年实现街镇全民健身广场全布局、村(社区)健身点建设基本全覆盖,形成“15分钟健身圈”。

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健全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区、街镇两级气象防灾减灾和农业气象保障工作体系规范化建设。建设静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推进农业气象大数据库建设,建立气象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系统,构建智能气象为农业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力量、日常巡护等公益岗位、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农业保险灾后减损作用。

第五节 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

逐步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引导农民自主网上购物或提供公益性代购服务。围绕农产品、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特色美食等农村产品,开展品牌化、标准化、电商化、产业化改造,促进资源变产品、产品变网货。积极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线上营销模式。依托缙云民宿聚落,加快发展农村夜间经济,力争到2025年打造农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个。大力发展假日经济,激活城乡周末消费,打造一批周末精品乡村休闲目的地。加大农村市场日常监管和执法办案力度,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农资供应等领域,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规范农村市场秩序。畅通农村地区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八章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支撑,开发乡村人力资本,在用足用好在乡人才、返乡人才、入乡人才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乡村人才振兴良好环境,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试验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一节 建设全市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基地

加快推进由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北碚区委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联合组建“中国西部(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平台优势,依托区委党校实施“1165”人才培育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缙云英才”培训品牌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基层组织引路人、产业发展推动人、乡风文明传承人、农业科技推广人和脱贫致富带头人。依托国家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办好农学类、师范类、公共管理类等农业农村发展紧缺专业。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实行定向培养,推动特岗计划与公费师范生培养相结合。

巩固拓展校地合作成果,深化“高校+政府”“专家+农村”“技术+产业”校地合作模式,建立完善提升乡村人才学历和能力的校地合作机制,探索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突出农民的实际特点,与生产结合、与市场结合,培养形式注重集中与分散教学、农忙与农闲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全面提升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定期举办产业和就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育创业人才培训班、年度乡村振兴人才交流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产学研基地,培养以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专业方向,体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新产业新业态融合趋势、新成果新技术应用趋势,培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试验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第二节 建设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评选认证、管理服务、扶持激励等制度体系,培养一批有生产经验的“老农”、想干事创业的“新农”、能发展创新的“智农”和有专业技能的“知农”。以乡村手工业、花木园艺业、民间工艺为重点,组织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培育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加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二三产业人才培养。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建强乡村教师、医生、规划、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基层一线岗位轮值锻炼,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加快建设基层干部人才信息库,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专业大户为重点,分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建立人才资源储备库。

第三节 畅通城乡人才培养交流通道

实施乡村人才“虹吸”工程、“归雁人才”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本土人才回引培养计划,持续回引本土人才和引导入乡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参谋、桥梁纽带、专业服务、项目策划和引才育才作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以产业集群催生人才聚焦。探索设立“名誉村长”特聘岗位,吸引有志报效家乡的乡贤能人、老党员干部任职。深入开展“三师一家”下乡服务。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街镇一线岗位锻炼,将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促进城乡人才交流。

第四节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发挥政府、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权益改革,健全农林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各类人才创业支持力度,落实好各项创业政策。

专栏12 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加快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每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不少于150人,力争2025年高素质农民累计达到2000人以上。

乡土人才培育计划。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养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返乡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加强创业技能培训,采取“互联网+”模式,制定专业技能培训创业课程,提升返乡人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第九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一节 建立园城带动和街镇联动机制

提升“四园两城”发展能级,强化园城产业发展主体和街镇基层管理主体作用,完善园城、街镇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园城互动、园城共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走出一条园城带动、和谐共生的协同发展新路。推动园城产业、基础设施等互动联接、一体布局,促进园城产业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整体策划实施重大产业和旅游项目,一体推进园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园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格局。

第二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的人群应落尽落。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激励机制,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就业技能和文化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素质和融入城镇的能力。

第三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建立涉农财政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绩效目标”管理模式,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设立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强化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督导力度。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街镇金融网点功能,加快组建村级金融服务组织,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普惠多元。加大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中长期信贷支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大力推广“政银保”模式,探索开展“财政+银行+保险+担保”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下乡。优化基层营商环境,完善融资贷款和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休闲旅游等农业产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生活性服务业。探索搭建城市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投资条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丰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健全土地经营权放活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严格落实承包地流转管理办法,实行工商资本租赁承包地分级备案、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依法依规利用闲置农房,发展符合乡村规划的新产业新业态。鼓励村民小组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农民自愿前提下,对分散、零星储用地进行统一整合,按照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统一包装。因地制宜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措施,对农村闲置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为农村建设、乡村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严禁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

有序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确权登记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优化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到2025年全区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50%以上。

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成果应用,完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应用,规范集体资产股权证书管理和台账管理制度,健全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机制,完善法人治理和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严格落实民主理财制度,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效能。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通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不断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红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立足各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现实基础,不断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资金合作型”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创新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形式,利用集体资产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组建集体经济联合体。扶持壮大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创建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组织。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总结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经验,持续扩面深化,力争到2025年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覆盖50%以上行政村。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股权形式,多元化培育农村“三变”主体,积极探索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有平台公司、农户之间的多种合股联营形式。健全收益分配机制,规范收益分配程序,积极探索保底分红、劳务收入、资产收益、二次分配等收益分配方式,加强分红监督管理。

纵深推动“三社”融合发展。探索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三社”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三社”在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等方面融合发展,提升“三社”为农服务能力。坚持“服务三农”定位,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农村,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试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提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产品流通服务能力。实施“三社”融合主体壮大培育工程,加强基层供销社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培育基层供销社示范社7个,改造建设7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

第五节 建立促农增收长效机制

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采取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实训基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待遇。加快推进返乡创业园区、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巩固提升柳荫镇永兴村、静观镇素心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新培育农民工劳务培育基地1个。加大乡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指导,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促进各类资源信息交汇集聚,服务大众创业。


第十章 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国“两山”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创建,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助推全区筑牢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重要生态屏障。

第一节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全面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逐步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控、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监督检查,加大违规使用农药问题的查处力度。到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3%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以上。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健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体系,鼓励发展收贮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引导培育秸秆资源化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推广使用加厚地膜,探索地膜使用量控制机制,推进减量替代。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农膜等农资市场监管,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到2025年,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8%以上。

第二节 加强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持续加强农业投入品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防新增污染来源。加快提高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能力,推动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全面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实施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工程,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专项监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系统调查,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牧渔遗传资源等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完善农业资源保护信息数据库。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建立健全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

实施乡村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加强缙云山、中梁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实施嘉陵江岸线分区管控。持续巩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行林长制,推动山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推进嘉陵江“一江两岸”治理提升和生态廊道建设,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和“清水绿岸”工程,推进嘉陵江消落区、采煤沉陷区、废弃矿山生态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四旁”植树,建设街镇休闲公园2处以上,村庄公共休闲绿地10处以上,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加强重点河流、水库、湖泊生态保护。开展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氮磷流失。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推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落实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和指标体系,按照“谁受益,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交易机制,深化拓展地票生态功能,探索用水权、用能权交易。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培育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市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第三节 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切实保护长江生物资源及物种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深入实施打击嘉陵江支流非法捕捞专项行动,通过不断加强执法装备建设,采购渔政视频AI预警处理系统服务等措施,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强化联防联控,确保江河水面禁得住、管得好。统筹做好退捕渔民上岸“后半篇文章”,大力开展退捕渔民结对帮扶工作,持续动态做好渔民转产安置,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坚持联合执法制度化,建立健全部门之间,以及本区与毗邻县区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实施好专项执法、综合执法行动。科学开展嘉陵江北碚段增殖放流活动,涵养长江渔业资源。

第四节 建设绿色防控防疫体系

科学设置疫情监测点,规范监测方法,构建严密的有害生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植物疫病监测评估、疫情风险预警分析,建设动物疫病控制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动植物疫情防控水平。继续做好水稻、玉米、柑橘、油菜等苗情监测,定点定期进行田间调查、空中孢子捕捉、灯光诱捕、昆虫性信息素诱集等,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动态、危害情况、扩散蔓延范围及速度。继续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监管,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调运备案制度和运输车辆消毒凭证管理制度,强化非洲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区畜禽养殖监管覆盖率达100%、有效监测率达100%。


第十一章 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化村带头人队伍提升,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和人选区级联审,强化选育管用,大力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深化青年党员源头培育,持续滚动实施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规划,大力发展农村青年党员。深化党员日常教育培训,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深化农村党员双培双带,加强支持帮扶和教育引导,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组织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深入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严格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健全民主决策程序,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涉证事项清单及负面清单,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管理考核,积极推进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村务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实效。深度挖掘、总结、运用卢作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经验做法,推进“积分制”“清单制”“股份合作”等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建设柳荫镇东升-明通片区、西山环线等“三治”融合示范片,创建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3个、示范村10个。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对农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乡村。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受理、办理群众涉土地纠纷等信访问题。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整合“雪亮工程”资源,构建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进村”、法治书画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广泛开展“孝善北碚”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以及好婆媳等评选。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一约四会”及村社风俗监督员作用,推进设立村社“失德曝光台”、组建“美德劝导队”,加强婚丧礼俗整治,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振农村精气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培育乡贤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乡贤活动,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夯实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

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加快百年乡村建设历史陈列馆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文化活化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传承好、守护好乡村文化遗产,延续巴渝文脉。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振兴北碚剪纸、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静观花木蟠扎等传统工艺,加强偏岩耍锣鼓、北泉板凳龙、北碚民间故事、北碚古琴演奏等传统曲艺传承发展。实施乡村房屋住所、劳动工具、生活器具、服饰以及艺术品等乡村特色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节 提升街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

强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街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动各级投放的公共服务资源以街镇、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使街镇成为为农服务龙头。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增强街镇统筹协调能力,构建上下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指挥体系,发挥好街镇服务、带动乡村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加快政务服务应用向街镇、村居下沉,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第十二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重农强农的行动优势。压实领导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完善运转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把落实农村政策情况作为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

第二节 强化项目支撑

加强全区“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项目储备,按年度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以项目为抓手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重大工程、重点任务、重要目标如期实现。坚持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保障跟着项目走,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项目用地政策落实项目用地。创新工程项目投融资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与管护。组建重大项目跟进小组,积极协调和督促建设单位,抓紧落实项目的阶段性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推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第三节 动员社会参与

建立乡村振兴农户内在激励机制,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格局。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作用,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宣传一批为全区乡村振兴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民、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基层干部等,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节 强化法治保障

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建设,建强基层执法队伍,实行农业农村领域执法事项清单制度,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对乡镇执法的指导监督,增强乡镇执法能力。强化农业农村普法宣传,抓好农村“八五”普法,推动法律法规进农村,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第五节 加强规划管理

加强规划与重庆市农业农村规划、北碚区乡村振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全局性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对各项目标、任务、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和适时调整。创新监测方式,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及决策提供支撑。

第六节 加强规划环评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对乡村生态振兴提出系列重大举措,大幅降低农业农村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积极组织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推进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优布局、调结构、转方式。强化建设项目环评指导,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防控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