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十四五”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编制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
发布日期:2021-06-09

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我委起草了《重庆市北碚区“十四五”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21年7月9日18:00点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重庆市北碚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68864818   邮箱:2608595650@qq.com

北碚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6月9日

重庆市北碚区工业互联网发展

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编制单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重庆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的通知》《重庆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关部署,助力重庆市北碚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制定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年-2025年。

  1. 发展基础

  1. 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北碚区通过政策支持、网络建设、示范应用、产业集聚和环境营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初步建成,“平台赋能实业转型、实体促进网络提升”的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工业互联网对行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北培区国内生产总值636.4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49.84亿元,占GDP的比重近40%,2020年规上工业数字经济工业总产值实现497.1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1%。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北碚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建成5G基站约2000个,占全市4.9万个基站的4%,已实现重点区域5G全覆盖。航天云网、徐工信息、忽米网三家双跨平台落地北碚,平台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上线运营并接入18个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1亿、解析量超7000万次、服务8个西部省市,航天云网、中海油石化行业二级节点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庆分中心落地北碚,数据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应用示范效应突出。北碚区积极贯彻市智能化改造的工作部署,近100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工厂5家,认定数字化车间19个,“上云上平台”企业3000余家,数字化进程居全市前列。工业互联网领域试点示范成果突出,具备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2项,入围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项,入围重庆市首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3项。

产业集聚效用明显。北碚区以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为重要载体,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西南地区)落户园区内,航天云网、国信优易、新浪视觉、宗申忽米等20余家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陆续集聚。工业互联网大规模产业集聚效应的积极影响逐步显现,汽摩、高端装备、新材料和仪器仪表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撑作用持续释放

生态体系日趋完善。北碚区设立了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对网络建设、平台构建、人才引进、企业上云等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及研发机构陆续落地海智特聘专家和教授级高工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持续引进,人才基础进一步夯实。推动建立了重庆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协同水平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我区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化改造、提升中小企业效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持续增强。“十四五”阶段,我区工业互联网进入赋能应用推广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二)面临问题

但是,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要求比,北碚区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数据采集汇聚存在困难,本区的汽摩、装备制造等行业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落后,企业信息基础不高、设备不互联、通信协议不兼容导致数据汇聚存在很大困难;融合应用有待深入,区内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中上游,且整体规模有限,属于典型的下游终端带动类模式,数字化转型投入意愿不强、新技术融合应用动力不足;安全保障有待提升,本区工业互联网企业“重功能、轻安全”现象较为普遍,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突出。

(三)发展形势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和融合发展的产物,为全球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机遇。

从全国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出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并连续多年作出重要部署。各地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密集出台系列政策和支持举措,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布局的优先方向,致力于打造工业互联网城市品牌,例如苏州市提出“工业互联网看苏州”,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我国已形成长三角、广东、山东、成渝等一批发展高地,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重庆市来看,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已成为西部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川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庆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新契机,推动成渝两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协同、促进交流合作,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速。未来,重庆市将聚焦两江新区、北碚区、南岸区,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先导区”,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北碚区是重庆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具备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优势,拥有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北碚区聚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川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功能进一步彰显,工业互联网示范先导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加速释放。北碚区将立足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以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和重庆顶级节点为依托,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错位发展、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全面落实国家和重庆发展工业互联网决策部署,以建设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先导区为契机,加强生态构建,推进融合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能力,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规划。统筹产业基础能力、战略发展布局,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科学制定北碚区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坚持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标准同规划、同部署、同发展,完善推进机制,促进北碚区工业互联网有序发展。

立足实际,创新驱动。基于北碚区制造业基础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建设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以工业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实现北碚区制造业高端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赋能。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合力推进体系建设、数字改造、产业培育、生态打造。

应用牵引,先试先行以典型试点示范为抓手,以宣传推广为牵引,引导有基础、有条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及时总结成果经验、推广新模式新示范应用。

(三)发展目标

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建设成为具有标杆影响力的区域分中心,标识解析、平台、安全等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水平取得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应用成效向重点行业、工业各领域和生产各环节进一步渗透,形成产业基础坚实、生态体系完善、融合应用深入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引导区,率先打造成为“立足重庆、辐射西部、示范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

——夯实产业基础。到2025年全区工业以太网及新型工业网络覆盖率达50%以上,建成5个以上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10个以上内网改造试点项目,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有效为本地、重庆及西南地区工业企业开展数据汇聚、共享、应用服务,产业集聚基础进一步夯实。

——完善产业生态。到2025年,形成不少于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制定验证不少于5个国标、行标、团体标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突破5000人次,生态汇聚对产业集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强化应用赋能。到2025年,全区上云用云规上企业全覆盖、中小企业达到70%,应用解决方案突破300个,国家级、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突破20个,改造、建设不少于30数字车间、5智能工厂,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夯实网络基础支撑

1.加快外网体系建设

鼓励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工业外网,支持基础电信企业推进网络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通信网络建设,确保5G 通信网络设施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力争实现城区连续覆盖、街镇重点覆盖、垂直行业5G应用场景局部覆盖,鼓励典型企业基于新型网络打造工业互联网外网优秀服务案例。

2.加快内网升级改造

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内网改造升级,加快高带宽虚拟专网、工业无源光网络(PON)、时间敏感型网络(TSN)、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网等工业网络应用。加快提高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提升工业现场“哑设备”网络互联能力,实现机器、设备、系统间的数据联通和灵活组网支持川仪股份等企业基于自身网络改造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模板。

3.推进标识解析建设

支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与忽米网联合开展仪器仪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鼓励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蔡家智慧新城等单位联合需求企业建设电子制造、新材料等行业二级节点建设;加快推进航天云网中海油行业标识节点建设,加强已建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促进标识解析在汽摩、材料、电子等行业推广应用,加快跨企业跨行业数据交换,鼓励开展基于标识服务的关键产品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协同等规模化应用,推动标识解析在高价值设备领域上的深度应用。

(二)推进多级平台赋能

1.加快数据汇聚融通

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建设,推动重庆分中心与国家中心、各区域和行业中心的数据资源对接与流通;探索建立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使用规则等相关制度,开展北碚区工业互联网数据权属确定、价值评估等试点应用;面向北碚企业开展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和深度挖掘等大数据应用,引导本地中小企业开展高效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构造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应用生态。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蔡家智慧新城建设面向园区及特定区域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生态园企业提供能力测试、水平监测和诊断咨询等公共服务;充分结合区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航天云网、西南大学等研究机构、龙头企业资源能力,建设面向化工、汽摩、电子制造等领域的行业型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类数据库、行业算法库、工业建模工具等通用性功能及供需对接、检验评估、解决案例等服务。

3.发展垂直领域平台

支持神驰机电、顺多利等企业加强与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建设面向垂直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不同行业企业,加强专用型工业APP的应用,输出生产过程优化、管理决策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面向电子信息、汽摩、装备制造、材料、仪器仪表、医药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强解决方案的应用和商业化推广,赋能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升级。

专栏1 多级平台赋能发展重点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行动

新型技术赋能行动。开展工业AI智能识别创新,依托重庆航天科创、忽米网等公司的在人工智能及AI图像识别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开展工业现场管理、质量产品检测、预测性维护等领域的智能应用创新。

公共服务赋能行动。开展公共算力赋能服务,依托重庆航天科创等公司开展区内公共算力服务,实现在工业仿真、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等领域的试点应用探索;开展资源共享、采购协调服务,依托企业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采购协同平台,解决企业寻源困难、提升企业采购作业效率、降低企业采购运营成本。

重点应用赋能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对高价值设备上云,并结合自身平台企业技术优势,推动重点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在关键领域上应用和实施;推动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等平台企业与行业企业加深关键技术研究,聚焦热处理工艺等生产环节,推动特定环节工业知识的沉淀、转化与复用。

(二)工业大数据能力建设行动

构建大数据集成及应用系统。分类编码产业数据,面向核心产业及骨干企业开展数据链设计、数据挖掘及编码解析等研究,对接服务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资源配置,为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数据资源支撑。

建立数据资源挖掘、管理及配置体系。集中资源及智力,策划设计赋能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研发适应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大数据资源挖掘、分析及应用配置系统,组建高效能的数据资源动态维护及应用服务团队,不断创新落地服务。

建设数据资产安全管理和服务系统。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分中心,打造面向数据资产安全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可信区块链及服务系统,提供数据确权、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全生命周期追溯等功能,支撑工业数据开放共享。

(三)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1.推进网络安全防护

积极开展北碚区网络安全测试验证,重点围绕汽摩、电子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的重点场景开展模拟仿真、风险评估、漏洞扫描、攻防演练、安全预警等测试,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推进自主工业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隔离装置等网络安全产品在汽摩、新材料、电子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北碚区企业网络安全可控水平。

2.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聚焦工业企业多维数据,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机制和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通过隐私计算等技术增强数据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能力,开展隐私计算技术在工业安全领域的创新示范;支持重庆航天科创等公司构建云-边-端结合的工业数据安全管理模式,在工控设备虚拟化改造、工业现场系统、工业数据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试点。

3.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鼓励不同企业主体结合自身基础,依托启明星辰等安全领域优质企业,开展工控安全、系统安全、业务安全建设,提升防护能力。坚持辖区内新建或改扩建数字化工程与安全建设同规划、同部署;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建设北碚区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对接国家、重庆市态势感知平台实现三级联动;围绕制造企业安全需求,联合安全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与制造企业,试点牵引推动辖区内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四)激发协同创新合力

1.推动标准协同落地

支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等单位积极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鼓励构建央地协同的标准制定与测试验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院的资源聚集效应,推动汽摩、仪器仪表等行业应用准则、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鼓励区内优强企业对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先行先试并逐步推广应用。

2.促进成渝协同发展

积极融入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形成“一体化”和“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区域总体协同,共同推动北碚区同绵阳等地区签署成渝(地市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战略协议,搭建跨区域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一体化协同平台;联合打造创新载体,探索共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引导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入驻绵阳等地区,加强本区创新资源辐射外溢。围绕本区汽摩、电子制造等主导产业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强跨区域强链补链,通过资金整合集中、项目支撑等方式引进绵阳等地区优势产业,共同开展产业生态合作。

3.产学研用协同合作

鼓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产学研用主体互为补充、互为合作,面向多主体、跨区域、多层级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推广等工作。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长效机制,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应用空间;支持建立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企业深度参与的协同发展体系,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推进产业合作纳入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加强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机构合作,加快建设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

(五)加快融合应用发展

1.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鼓励大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智能工厂建设,围绕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管控、工艺改进、能耗优化、客户管理、供应链协同、设备租赁等环节,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鼓励大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专业技术、闲置设备,加强与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在产品设计、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提高制造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发展。

2.深化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结合工业设备上云实施指南,有序推进中小企业上云。鼓励企业加快淘汰无法满足改造升级要求的老旧设备,引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求制定设备数字化改造方案,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和终端数据感知采集设备实现对现有老旧设备的低成本、高效益数字化改造;鼓励中小企业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航天云网等专业机构云平台,实现核心业务系统、底层生产设备上云用云。

3.推进应用模式创新

鼓励汽摩配套、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仪器仪表、装备制造等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应用;鼓励企业开展5G融合创新应用,支持裕驰沄科等公司的5G边缘计算器、边缘端数据感知设备、数据采集等5G创新设备的应用,充分考虑5G技术与边缘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互补与融合,以新兴通用、歇马曲轴企业为试点,推动5G+远程控制、5G+数据采集、5G+辅助装备的先导应用。

专栏2加快融合应用发展重点

  1. 开展中小企业上云专项行动

提质增效专项。推进企业面向制造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开展上云服务应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水平。

绿色生产专项。加强安全生产审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支持企业淘汰高耗能设备、生产隐患设备,引进新型设备,加强工业控制系统生产工艺和装备的技术改造。

设备上云专项。重点聚焦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物流装备,支持企业加装传感装置,推动低成本、模块化设备部署应用,提升企业物联感知能力。

  1. 开展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评价行动

建立上云评价指标,针对企业上云上平台功能、效果等方面开展考核评价,设立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评价,衡量企业上云的成本与效益以及不同行业企业上云侧重,按评分标准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以评促建、以建促用,更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1. 数字工厂示范工程

数字工厂示范工程。支持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聚焦研发设计环节,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设计等仿真软件,建立基于多配置管理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支持汽摩等行业企业聚焦生产制造环节,应用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排产柔性化、生产作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自管理化;鼓励行业上下游企业,运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高级计划与排产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需求、订单匹配和多工厂多车间的协同管控。

(六)构筑产业融通生态

1.提升产业供给能力

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供应商,定期发布供应商名录,打造多类型供应商资源池;推动忽米网、徐工信息、航天云网等工业软件/APP开发商、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以项目委托、咨询服务、评估指导等方式,为本地企业输出供应能力。鼓励和引导北碚区优强企业,提炼总结自身企业数字化改造经验,由服务需求方向服务供给方转型,面向同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实施服务。

2.推动产融合作对接

拓宽工业互联网融资渠道,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子基金投资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工业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搭建产融平台,整合企业信用信息,提供企业信用自评、发布融资需求等服务,为融资需求方和金融产品方提供精准对接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与本区企业基于数据信用指标开展合作对接,探索新型产融合作模式,拓宽本区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渠道。

3.深化产教结合服务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统筹平台服务商、研究机构人才资源和项目经验,为本地行业企业提供法律政策、招才引智、孵化载体、项目支持等服务。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加快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及运营,鼓励徐工信息、航天云网、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等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现场模拟实操,以实干型和应用型为导向,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培训。依托重庆市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契机,强化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引进、培育、留用和输出。

专栏3产业融通生态发展重点

(一)重点供应商引进计划

基于北碚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引进方向,聚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开展细分领域高精尖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引入,鼓励引入企业与本地重点领域制造企业合作,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项目。

(二)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品牌计划

鼓励本区企业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打造互联工厂和全透明数字车间,支持本区企业总结应用模式经验,设立创新中心进行集中推广展示,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三)人才发展工程

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大力度对先进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软件开发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系统基层人员,围绕中高端人才个性需求,量身打造人才和团队引进政策。

人才培训计划。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航天云网等本地具备业务培训的机构,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开展人才培训,每年计划培训1000人次。策划设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在云计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工业网络技术等方面提供前沿教材、技术和师资力量。

(七)打造产业集聚示范高地

立足北碚产业发展基础和空间分布现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两城两园”产业空间格局,实现园区间产业互补、错位发展。

蔡家智慧新城聚焦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依托工联院重庆分院、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联集团、重庆材料研究院等重点支柱企业以及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企业,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作为蔡家智慧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标杆园区。

加强人才培养。抓住市领导同意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院加挂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培训基地牌子的机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的合作,面向高校学生、企业员工、企业中高层领导、政府园区领导干部等多群体,打造重庆市工业互联网科普、培训、实训基地,同时,根据特定场景,打造具有行业属性的培训解决方案。

形成创新机制。依托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入驻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的平台、安全、大数据等相关企业,成立工业互联网创新孵化中心,以项目合作为基础,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围绕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方向,向传统制造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孵化和培育优质创新型企业。

加强宣传引流。明确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一号楼一楼展厅和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的分工,完善两个展馆的展示内容,针对性的引入全国个性化定制相关资源,打造个性化定制之都,积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人气,加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宣传引流。

缙云人文科技城聚焦消费品、软件信息、检验检测等产业,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核心部件等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聚焦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构建各园区协同联动发展机制,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建设契机,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高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供给链条,提高应用创新水平,构筑策源创新能力,加大主体培育力度,营造生态环境氛围,强化安全服务保障,积极协调重庆市资源支持重大项目、平台、专家人才等引进落户和创业,在重点行业中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全国示范效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委员会、平台运营商、重点应用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联动发展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资金支持,统筹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应用;完善土地能源等要素供给,安排新增工业用地对工业互联网项目适当倾斜,优先保障用地需求,优先为工业互联网项目提供用电、用水、用气保障。

(三)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快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鼓励完善支持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制造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等形式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全方位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四)加大示范推广

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工业互联网建设成果和先进经验,形成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会议、论坛,推介“北碚创新”,帮助区内优强企业对接合作项目,扶持企业开拓市场。

北碚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6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