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北碚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1-11-03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

制造业作为我区实体经济的主体,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加快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战略举措、空间布局、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北碚以再造1个“北碚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75%,数字经济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实现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累计下降20%

(二)重点任务。着力构建3+4+3”的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产业、软件)、生物医药(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新材料(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材料、新型建材)等三大产业;二是做强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型显示、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摩(汽摩整车、汽摩关键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机器人、通机、电力设备、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四大产业;三是协同发展其他产业,包括新能源(动力电池、氢能源及配套)、消费品、检验检测等三大产业。

(三)战略举措。一是紧扣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二是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从基础研究、创新生态圈等方面谋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上突破;三是优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构建产业新体系,着力以“链长制”为抓手,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纵深发展;四是发挥园城引领示范,强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腾笼换鸟”工程,积极盘活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动园区特色发展;五是考虑全局和一域关系,深度契合“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与绵阳、广安共建“飞地”产业园区,引导产业优势互补,在争取项目资金、实现税收等方面共享发展成果;六是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推动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加快生产工艺绿色化改造,支持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发展,着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

(四)空间布局。一是高质量打造蔡家智慧新城,突出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优势;二是依托两江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三是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打造数字智慧产业新城;四是积极拓展三圣中小企业集聚区,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五)保障措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健全招才引智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等7条保障措施,全面保证在“十四五”期间,北碚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政策中涉及的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

1. 1+3+10”产业发展体系,即围绕再造一个“北碚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的主要目标,推动北碚区建成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依托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和协同发展其他产业3大方向,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汽摩产业、高端装备、仪器仪表、新能源、消费品及检验检测10大产业。

2. “芯屏器核网”:“芯”是集成电路,“屏”显示面板,“器”是智能终端,:“核”是核心零部件,“网”是物联网。

3. 飞地经济:指打破区划限制,以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关新闻: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