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持续开展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打造梁滩河沿线生态型、教育型治理工程,将整治措施、环保理念等元素融入景观打造,在防治水污染的同时,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近日,我区新建成的石槽门溪生态湿地成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
记者在石槽门溪生态湿地看到,游客三三两两,漫步花草丛中,或驻足观景,或拍照留念。
石槽门溪生态湿地不只是城市景观,更是梁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之一。生态湿地由净化塘、表面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构成,通过截留、吸附、转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净化水质。湿地工程在设计之初便将科普功能融入其中,市民游走园中,三五步便可看到一处科普展示牌,介绍各类湿地的系统功能和湿地植物的不同功效。
石槽门溪生态湿地工程项目负责人 曹荣:
“净化塘对水体进行初步调节 表面流湿地种植挺水植物 通过挺水植物的生长吸附部分氮磷 而后水经过垂直流湿地活性炭 火山石等填料的吸附处理 最终流入梁滩河”
值得一提的是,石槽门溪生态湿地还应用到了微生物技术,利用新型环保微生物颗粒,降解河底淤泥中的污染物,激活水体和底泥中的有益菌群,强化对氮磷等元素的聚集并经由水生植物吸收转移。
石槽门溪生态湿地工程项目负责人 曹荣:
“环保微生物颗粒可以控制底泥污染物的释放 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有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 强化水体自净能力”
同时,为实时监测水质,石槽门溪还新建水质自动监测微站,将监测数据上传到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水质状况。
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 杨晓宇:
“我区在全流域建成4个水质监测站和14水质监测微站 构建起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及普查应用系统 多元数据融合展示 辅助环境部门高效治污”
水污染防治,控源截污是关键。近年来,我区在梁滩河流域持续开展综合治理,启动流域内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对暂时不能满足截污纳管条件的地方,设置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解决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同时,完成了北碚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和长滩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工程,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5万m3,并在梁滩河沿线实施一批水体系统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河道生态护岸等项目,梁滩河水质总体达到Ⅴ类。
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李勤:
“经过持续的投入梁滩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初显成效水质日趋向好水鸟鱼类等动物逐渐增多水清岸绿的环境具有科普意义的园林给沿岸市民增加了很多新的幸福体验真正实现了污染治理公园化污染治理设施科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