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是重庆中心城区的“绿肺”。2018年6月起,我区启动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同步开展综合提升工作,力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推进,主动开展缙云山功能片区整体提升规划研究。
强化规划引领 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近段时间,“缙云山看日出”“夜爬缙云山”等词条刷爆网络,吸引众多游客来到北碚缙云山登九峰、观日出、赏云霞、住民宿……
但就在几年前,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大量违章建筑,特别是无序发展的农家乐,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游客游玩体验。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深入一线,实地开展调研,详细梳理问题情况,确定违章建筑,制定整改方案。
相关科室负责人徐曙林介绍:“部分违章建筑因为没有相关审批手续,房屋所有权比较模糊。我们多次到镇、村走访,通过查阅相关资源,询问当地村民等方法,确定了违章建筑责任人,确保违建拆除责任落实到人。”
为了做好缙云山综合整治提升系统工程,在推进问题整改的同时,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结合缙云山实际情况,编制了缙云山保护区总体规划、《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科学构建缙云山片区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缙云山片区功能与定位,确定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路径,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依据,为产业落地做好空间保障。
打造城市新名片 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
今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围绕构建缙云山“一心四片”发展格局,编制了《缙云山功能片区整体提升规划方案》,打造缙云山功能名片。
功能名片就是将重点功能片区作为一个整体,增强核心功能,提升功能品质,打造亮眼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生态。我区将结合缙云山功能片区独具特色的山水格局和富有魅力的本土文化,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禀赋和乡建文化、红色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动山上山下,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一心四片”产业发展是做好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关键。该局将规划联动缙云山-北温泉-钓鱼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提升缙岭云霞、峡江文旅和虎头村等功能板块,突出美丽的自然生态、深厚的历史人文,努力做好缙云山“后半篇文章”,建成“城市绿肺,市民家园”。
据介绍,围绕缙云山功能片区整体提升,我区将规划实施114个重点项目。其中,已实施、建成45个项目,列入计划49个项目,新增20个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其中,生态文明类项目26个,历史人文类项目42个,旅游服务类项目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