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碚公安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用心用情将平安与温暖送到百姓身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小手牵大手,迷途守护暖人心
“警察同志,这里有个小娃儿正在马路边玩耍,旁边还没有大人,太危险了!”7月24日,一通报警电话牵动了天生派出所民警的心。
接到报警后,民警舒志瀚迅速赶赴碚峡路社区。现场,一名8岁左右的小女孩神情紧张,几次试图挣脱热心群众的手,冲向车流穿梭的马路。见状,舒志瀚立即蹲下身,轻声安抚:“别怕,我们是警察叔叔,带你去找爸爸妈妈,好不好?”他拿出提前准备的小零食,一点点纾解孩子的情绪。
由于小女孩无法准确说出家庭信息,民警随即展开排查,最终明确了她的身份,又第一时间联系上其家人。电话那头,她的爷爷奶奶正焦急万分地四处寻找,得知孩子平安的消息后,他们才终于放下心来:“谢谢!谢谢好心人!谢谢警察同志!”
十几分钟后,两位老人匆匆赶到派出所,一把将孙女紧紧搂进怀里:“都怪我们!赶集时人多,转眼间你就不见了……要是真出了事,我们可怎么办啊!”
舒志瀚轻轻拍了拍爷爷的肩膀,温声叮嘱:“孩子平安就好。以后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也可以在孩子衣服口袋里放一张写有联系方式的小卡片,万一走散,大家都能更快帮上忙。”
“网安”护“幼苗”,一面锦旗诉真情
“谢谢你们,给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防火墙’!”近日,北碚区中山路小学的副校长和老师们,带着一面承载着全校师生心意的锦旗——“网安助课 护校育人”,走进了北碚区公安分局网安支队。这面锦旗背后,是网安民警们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
为了守护孩子们的网络世界,分局网安支队民警王靖江、何楠化身“网络安全老师”,走遍了全区的每个校园。在“开学第一课”上,他们用真实的案例,揭开电信网络诈骗的伪装;在“网络安全宣传周”里,他们讲解如何设置安全密码、识别网络陷阱。他们告诉孩子们:“网络世界有太多的新奇等着你们去探索,但也有很多陷阱,要学会保护自己,才能玩得更开心呀。”民警笑着叮嘱孩子们,眼神里满是关切。他们反复提醒:要像守护自己的小秘密一样守好个人信息,千万别好奇点开不明链接,陌生账号的转账请求一概别信;遇到“扫码领玩具”“免费充游戏币”这类“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多打几个问号;要是拿不准,第一时间找老师、跟爸妈说——他们永远是最靠谱的“安全后盾”。
民警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一一讲解。孩子们从对网络世界最初的懵懂,到能清晰说出“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这份成长的背后,浸润着民警默默耕耘的心血。
巧解拍照难题,暖心服务赢民心
8月7日,澄江派出所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纸虽薄,却承载着一位年轻母亲沉甸甸的感激之情。写信的是辖区居民蔡女士,她特意前来,只为向窗口民警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正是这群耐心又敬业的人民警察,为她10个月大的宝宝办下了人生中第一张身份证。
事情要从7月30日说起。那天,蔡女士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来到派出所户籍窗口,打算为孩子办理身份证。由于孩子太小,无法独自坐稳,面对相机一直哭闹,无论怎么哄都不愿意配合拍照。几次尝试后,采集的照片不是模糊不清,就是角度偏差,根本无法通过系统审核。
面对这一难题,窗口民警袁玉群采用了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她悉心安抚孩子的情绪,直到抓拍到孩子安静的瞬间,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精心修图,最终成功上传符合要求的证件照。
“没想到能这么顺利,真是太感谢了!”蔡女士感动地说。
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从送迷路孩童找到家人,到守护校园网络安全,再到为婴儿办好身份证,北碚公安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在群众需要的地方。那一声声“谢谢”,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是百姓的认可,也是警民情谊的见证。